吸声材料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5-07-08

吸声材料研究与应用

吸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利用吸声材料来吸声降噪是治理噪声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阐述了共振吸声材料与多孔吸声材料吸声降噪的机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吸声材料的分类、研究与应用及性能评价,对吸声材料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问题,同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一起被列为全球三大污染 。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并且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越加严重,成为环境治理过程中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噪声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控制声源和采用吸声材料 。声源控制主要是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提高加工和装配质量,以降低声源的辐射能量;而实际应用中最有效的噪声治理则是通过采用吸声材料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1.吸声机理

按吸声机理的差异,吸声材料可分为共振吸声材料和多孔吸声材料两大类。

共振吸声材料相当于多个亥姆霍兹吸声共振器并联而成的共振吸声结构。当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表面时,材料内及周围的空气随声波一起来回振动,相当于一个活塞,它反抗体积速度的变化是个惯性量。材料与壁面间的空气层相当于一个弹簧,它可以起到阻止声压变化的作用。不同频率的声波人射时,这种共振系统会产生不同的响应。当入射声波的频率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系统内空气的振动很强烈,声能大量损耗,即声吸收最大。相反,当入射声波的频率远离系统固有的共振频率时,系统内空气的振动很弱,因此吸声的作用很小。可见,这种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随频率而变化,最高吸声作用出现在系统的共振频率处。

多孔材料内部具有大量细微孔隙,孔隙间彼此贯通,孔隙深人材料内部且通过表面与外界相通,当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一部分在材料表面反射掉,另一部分则透入到材料内部向前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孔隙的空气运动,与形成孔壁的固体筋络发生摩擦,由于粘滞性和热传导效应,将声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散掉。同时,小孔中的空气和孔壁与纤维之间的热交换引起的热损失也使声能衰减。此外,声波在钢性壁面反射后,经过材料回到其表面时,一部分声波透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又反射回材料内部。声波通过这种反复传播,使能量不断转换耗散,如此反复,直到平衡,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声能。

2.共振吸声材料

2.1 薄板共振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研究与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