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3)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在规范中教书 让语言文字在语文课堂中顺利流淌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道路上缺一不可。书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实际上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按理说,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读九年的书,读完大学,十几年下来,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应该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仅书写纯熟,而且字体美观大方端正,具有硬笔书法的品位。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个班级里,书写较好的能过半的已不错。尤其男生,要么书写尚可,要么连看懂都显吃力,绝大部分的学生书写仅能让人看明白。而20%左右的学生是让人无法认读的,书写真正达到要求的顶多10%。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1)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练字活动,通过写规范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由此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
(3)开展演讲、诗朗诵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感悟到学习普通话的快乐,培养了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做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自觉地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五、增强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语文教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才能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这样既培养了自己严谨的教风,又养成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风。
第一,要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我们要培养学生读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的语文老师,更应当责无旁贷,意识到自身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加强自身这方面的素养。
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有些老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不够标准,但只要勤翻字典,随时纠正自己读音、书写毛病,有诚心,有恒心,有毅力,是会不断进步的。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每一位语言文字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每一位语文教师能以身作则,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并认真传授给每一位学生。那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全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语文专业知识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上一篇:创建平安家庭承诺书 3
下一篇:作业(工艺)文件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