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时间:2025-05-10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

重点章节:第1章 第2、3节 第2章 第2、3节

第3章 全部 第4章 第2节

重要元素:金属:Na Mg Al Fe 非金属:O Cl C N S Br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1.什么是化学?P2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

2.化学的特征 P3: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3.近代化学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P3

1661年,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

1771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4.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P9、P16

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模型、假说

5.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P3

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观察和实验→解释和结论

6.钠的物理性质:P10表格1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溶解冷却试剂)、玻璃棒(搅拌和引流)、容量瓶、胶头滴管、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量筒

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步骤: ①计算 → ②称量(或量取)→ ③溶解(或稀释)→ ④冷却→ ⑤移液 → ⑥洗涤→⑦定容→⑧摇匀→⑨装瓶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有关计算公式:

A、稀释定律:m(浓溶液)w(浓溶液)=m(稀溶液)w(稀溶液)

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B、与溶解度、质量分数之间换算: C=(1000ρw)/M C、溶液等质量或者等体积混合规律:

a、等质量混合后,质量分数等于二者的算术平均值 b、等体积混合,当溶液密度大于水时,混合后质量分数大于二者的算术平均值;当溶 液密度小于水时,混合后质量分数小于二者的算术平均值。

14.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1.元素的存在形态P32:游离态和化合态 2.物质的分类 P33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2)树状分类法

金属单质:铁、铜等

物质 非金属单质:氧气、硫磺等

氧化物:氧化铜、水

酸:盐酸、硫酸

无机物

盐:氯化钠、硫酸钾

有机物:甲烷、醋酸、酒精、葡萄糖、淀粉等

3.分散系的分类 P35-37

分散系按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考试要求:

1)会用方法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如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溶液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以及应用 3)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热或搅拌 ③加入带异性电荷的胶体

4)提纯、精制胶体的方法是渗析

4、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P40-43 考试要求: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绝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包括大部分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物质是电解质的三个条件:

A)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水溶液里能导电 B)化合物 C)自身电离

牢记: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所以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下四个条件中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①有沉淀生成;②气体生成;③有弱电解质生成;④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和正误判断P44-45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⑴写: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⑵改(拆):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而难溶于水、难电离

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化学式表示。

⑶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删去

⑷查:检查所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配平。(元素的种类及原子个数前后要相同,电荷总数左右两边要相等。)

(2)检查一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至少可以从以下几反面进行判断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3)、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 (4)、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得失电子相等的应用

①反应的方向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总是按强的还原性物质与强的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弱的氧化性物质(氧化产物)和弱的还原性物质(还原产物)的方向发生。即:

强还原剂 + 强氧化剂 = 弱氧化剂(氧化产物) + 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例: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出离子的还原性从 …… 此处隐藏:51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