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力坝——§5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时间:2025-05-10
时间:2025-05-10
第二章 重力坝
◎.
§1 概述
§2重力坝荷载及其组合 §3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 §4重力坝应力分析 §5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6溢流坝设计 §7重力坝坝身泄水孔 §8重力坝材料与构造 §9重力坝地基处理
§10其他型式重力坝
§5 非溢流坝的剖面设计
◎一、设计原则、步骤 设计原则:
满足稳定、强度要求、,并工程量最少 、运用方便、外形简单、便于施工。
设计要求:承受所有荷载条件下,满足上述要求 设计步骤:
先按重力坝承受主要荷载、满足基本原则设计一理论 剖面——基本剖面 再根据全部荷载和设计原则,对基本剖面修改调整, 得到工程中采用的实用剖面。
◎二、基本剖面
基本剖面——坝体在自重、上游水压力、扬压力三 项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强度、稳定、工程量最小 的剖面。 形状:三角形剖面,顶点与水库最高水位齐平 完全确定其形状尺寸,须知道n、m 为方便,转化为确定λ、T
问题归为:在P、W、U下求
满足强度、稳定、工程量最小的 λ、T值
◎二、基本剖面
1)强度条件—拉、压比较,拉为控制条件,故: 满库时坝踵不出现拉应力即:σyu ≥0 空库时坝踵、坝趾均不出现拉应力即:
σyu ≥0 ,σyd ≥0
2)稳定条件——挡水时满足:K ≥[K]
◎二、基本剖面 P、W、U代入上式解出:
可见若σyd 若要σyu
≥0,须λ≥0,上游面垂直or正坡,非倒坡
≥0,必须λ=0~1。实践中,若λ过大坝踵会 出现拉应力,坝踵不出拉应力的λmax使n=λT/H=0.2
◎二、基本剖面 联立式(2-53、54)可得λ、T理论值。
结合工程实践:坝基f=0.55-0.7,α=0.3-0.4,可得基 本剖面形状参数:n=0-0.2;m=0.6-0.8,T=(0.7-0.9)T
但软基上,除满足上述外,还应控制最大最小压应 力之比σmax/σmin≤[η],T可达(1-1.7)H。空库时: yd h H ......(2 56)满库时:T
yu h H (1 ).....(2 55)
H
h (1 ) f(
挡水期:T
h
[ K ]H
◎三、实用剖面 考虑到施工、交通、运行管理、承担其他荷载要求
,重力坝实用剖面:坝顶应有足够宽度,坝顶高程 在库静水位以上应有一定波浪超高
1、坝顶宽度 一般取b为坝高的8%-10%,即b=(8-10)%H,且
b≥2m 当有交通要求or布置启闭机轨道时,应满足之。
◎三、实用剖面
2、坝顶高程 坝顶or放浪墙顶高程按下列二情况计算取大者:
▽坝顶1=▽设计洪水+Δh设计 ▽坝顶2=▽校核洪水+Δh校核 超高:Δh=h+h0+hc
h——波浪超高,h0——波浪中心线在水面以上超高
hc——安全超高,根据坝级别差表1-11. 设墙时,
坝顶不得低于最高洪水位,强顶不得低于
波浪顶高程(1、2级坝)
◎三、实用剖面
3、实用剖面形式 1)上游面铅直,n=0
适于基面f、c值较大or坝内布置泄水孔情况,垂直面 易于布置孔口进口设备 但重心偏于上游,空库or低水位时下游坝面易产生拉 应力。
◎三、实用剖面 2)上游为折坡面——上部铅直(便于布置孔口进口
设备),下部倾斜(利用水重增加坝体稳定性)
是工程中常用形式 上游起坡点高度一般在距坝底1/3-2/3坝高处。
◎三、实用剖面 3)上游面倾斜,起坡点设在基本剖面顶点
可更多利用水重增加坝体稳定,但不利于布置泄水管 孔进口设备适用于基岩面f、c值较低情况。
◎四、坝顶构造
1、一般坝顶构造 坝顶上游设置与坝体连为一体的钢筋砼放浪墙,墙
高约1.2m,厚0.4-0.6m,与坝体有相同横缝,内设 止水。坝顶下游侧边石or栏杆。 放浪墙和边石内侧设人行道,高出路面0.2m,宽
0.75-1m。坝顶做成向两侧的横坡,坡端设排水沟 ,并与坝内排水管连通,将坝顶雨水排入库内。 坝顶设路面or活动式启闭机轨道。
◎四、坝顶构造
2)其他形式 因布置要求,也可把上游坝顶部分伸出坝外 当坝面较宽时,也可做成桥式结构
◎五、设计步骤
1)据设计、校核洪水位、风速、吹程等坝顶高程
2)确定坝顶宽度 3)上下游坝面折坡起点高程、坡率n、m值,并 使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0.7-0.9倍 4)设计坝顶构造
上一篇:51单片机汇编程序范例
下一篇: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