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2)》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南(6)

时间:2025-04-21

社会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犯罪主体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

4.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幸、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5.简述诬告陷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诬告陷害罪,简称诬陷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同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他人犯霏鱿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使他人受刑事处罚的。

6.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

答: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扮立、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少、员;后者的主体则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2)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公共安全。(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者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7.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概念及其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答: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39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8.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

《刑法学(2)》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南(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