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4)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56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23卷
环境在游客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影响,进而在其行为之前进行各类预防。刘啸玲玲
[2]
[6]
有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行业才能够逐步顺利实现低碳化。受到阻碍时,政府的行动无疑是为低碳旅游铺平道路的最大力量。
、王辉、宋丽、郭
、蔡萌、汪宇明[8]等学者均在这方面进行论
述,提出的具体方法有转变观念,积极接受新的低碳生活;选择绿色环保宾馆等等。有的学者认为,旅游者应节制欲望,学会节约游作为一种生活习惯
[27]
[26]
4结论与讨论
目前中国对低碳旅游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
,或者将低碳旅
在对低碳旅游基本概念和情况的介绍,让旅游者了解到如何进行低碳旅游,并鼓励旅游者采取这种旅游方式。也有一些其他的出发点,有的从酒店行业的减碳减排角度进行分析,有的从旅游景区的低碳化角度进行探索,还有的则从设计低碳旅游产品的角度加以透视,等等。与国外相比较来说,中国偏重定性化说明,着重于低碳旅游概念和低碳旅游对策的说明;而国外研究成果侧重定量化,主要依据对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结论,提出旅游业碳减排的对策。在这方面,中国的研究应尽力与国际接轨,争取把定量标准早日纳入研究内容。目前中国对低碳旅游的概念互有重复,含义旅游不同、略有侧重,客观上反映了学者们对基本概念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尚未达成一致。且中国的低碳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虽然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没能与现实案例紧密结合,方法不能得到充分的检验。因此应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相关研究更为科学和规范且符合实际。低碳旅游的最终实现需要所有旅游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同时应强调政府职能,使低碳旅游从纸上渗透到生活,进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的进程。雷同且不能切合实际的研究客观上影响了中国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多角度、符合实际的创新研究。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低碳旅游一定会拥有一个好的前景,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旅游者的配合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不能作为低碳旅游之路的根本动力,但却是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软件。想要从本质上规范游客行为,还是要用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低碳旅游产品来实现,才能达到环境、游客、经营者的多方获益。
3低碳旅游与政府
政府在推行低碳旅游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扮演
着指导者的角色。发展低碳旅游是政府的社会责任
[28]
。从中央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
的意见》推出发展“低碳旅游”这一概念,到地方性的各种推行低碳旅游的规范政策,都体现着政府在推进低碳旅游过程中的重要性。石培华、吴普
[29]
从政府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大力推进低碳旅游
(3)做好一批试点;
(6)
的重点措施:(1)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和计划;(2)研究制定和实施一个标准;(4)发出一个倡议书;
(5)发布一个手册;
建设一个创新平台。有的学者从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角度提出政府应制定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和监督机构
[8]
。还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应设立
[19]
低碳旅游标准、提供资金和政府支持、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开展国际合作
。政府同时应大
[30]
力支持研究,为发展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开政府的环境立法
[31]
。
同时,在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过程中,离不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范围最为广泛,也最为宏观,只参考文献:
[1]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旅游的思路与举措(上)[N].中国旅游报,2010-01-08(10).
[2]王辉,宋丽,郭玲玲.低碳旅游在海岛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探讨———以大连市海岛旅游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27(5):75-79.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国发(2009)41号,2009.
[4]侯晓丽,贾若祥.“低碳旅游”:3大优势赢得掌声[N].中国经济导报,2011-01-25(B05).[5]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