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2)

时间:2025-05-02

54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23卷

新是低碳旅游的核心这一理论基础。

黄文胜

[5]

通的低碳化在实现低碳旅游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许多学者就此环节做出了论述。

虽然学者们提出的推广低碳旅游交通的措施各有侧重,但绝大部分还是从能源类型和交通工具上实现交通和行走节能。刘啸蔡萌、汪宇明

[8]

[6]

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王辉、宋丽、郭玲玲

[2]

提出街道两旁路灯全

认为,部采用太阳能照明,交通主要依靠人力或者畜力。

认为应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

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周梅

[18]

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上两种概念界定侧重于保护,并未提及旅游产品质量和游客的享受程度,它们的确体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但从旅游的角度来讲,它们并未能将旅游的实质体现充分,过于强调了“低碳”。而弱化了“旅游”

刘啸

[6]

提倡公共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

无碳旅游交通方式,对于需要燃料的交通工具,要采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对于一些短程旅游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择徒步旅行或自行车旅行。环鄱阳湖区域通过采用替代性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碳排放,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景区运用低碳交通技术的典型范例

[9]

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节能减排为其基

本思路,在不降低旅游质量的前提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实现节能减排的旅游。吴荧

[7]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

当前中国针对旅游交通的低碳化研究大多处在办法推荐的层面,并未充分将碳足迹测算与具体措施相结合,属于单纯的定性分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过渡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时代,实现中国低碳旅游交通的标准化、可行化、科学化。

低碳旅游交通的实现,关键点在于交通科技研发的进步,一种可以满足游客休闲需要又环保的交通工具是实现减碳减排和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重要前提。不可能单纯依靠游客素质的提高,以降低旅游效率的方法实现旅游交通的低碳化。2.2

低碳旅游与景区

景区是游客最为集中的地区,构成复杂,几乎可以囊括食住行游购娱所有元素。中国已经开始了对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的建设

[10]

认为,

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足迹与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获得共同提高。蔡萌、汪宇明

[8]

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

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这3种概念界定明确提到了游客体验质量与各项效益的共同提高,不仅把低碳旅游作为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责任,更强调了节能减排和游客享受的协调发展,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旅游企业层

[11]

面,旅游景区是最早倡导低碳旅游的。目前中

国景区正逐步用实际行动实现景区的低碳化转型。

2低碳旅游与旅游业

低碳旅游的推进离不开旅游业各领域的共同努

,做山东德州皇明集团打造的“太阳谷主题公园”的是太阳能技术的开发应“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途径,建设了一批高等级低碳旅游示范区

[12]

力,学者们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发展低碳旅游的要点与措施。2.1

低碳旅游与交通

统计表明,旅游交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了整个旅游业排放量的75%,比例颇高。由此看来,旅游交通是旅游碳足迹产生的最主要环节,旅游交

。山东蓬莱阁景区出台了6项措施积极发展

[13]

低碳旅游。台湾坪林的成功模式也为各地低碳

景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突出景区的游览性特征,将学者们的观点加以综合论述。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

[14]

在讨论低碳旅游

景区时,提出了“绝对型低碳景区”和“相对型

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