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分析_徐丽丽(3)

时间:2025-04-18

90

表2 相容的交通流组合

上半区域

1)1-A-B-C-34-C-D-52)1-A-B-C-41-A-B-C-D-54-C-34-C-B-23)3-C-B-23-C-D-54)3-C-44-C-D-55)5-D-C-43-C-B-25-D-C-36)5-D-C-B-23-C-47)6-I-D-51-A-B-C-38)6-I-D-C-43-C-B-26-I-D-56-I-D-C-3

交通科技与经济           第10卷 

下半区域

1)11-F-A-1210-G-98-H-G-102)11-F-G-911-F-G-103)10-G-F-118-H-G-94)10-G-F-A-128-H-G-95)9-G-1011-F-A-126)9-G-F-117)9-G-F-8)---F-)8-H-G-F-1110-G-98-H-G-10

10)8-H-G-F-A-12

10-G-98-H-G-10

的所有交通流都是两两相容的。这样通过路段动态检测的

数据,按优先级放行交通需求最大的相容交通流,使城市高峰时段积压在交叉口的排队车辆能够快速消散。

5 结束语

城市高峰时段,车辆快速消散是解决区域内所有交叉口拥挤的关键,本文设计一种新的区域感应控制协调策略,并采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相容操作和优先级判断,提出交叉口车流相容性的概念,实现路网中的可变绿波带。最后利用3×3的路网说明实现该控制策略的可能,希望为解决城市高,以便更有效地、减轻交,参考文献

[1]杨佩昆,吴 兵.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892144.

[2]沈国江.城市区域交通智能控制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4(2):

125.

[3]李克平译.交通信号控制指南-德国现行规范(RiLSA)[S].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李振龙,陈德望.交通信号区域协调优化的多智能体博弈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4(1):24.

[5]任爱华,王 雷.操作系统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112134.

可以将上面3×3的简单路网推广到更大、更复杂的城

市路网中。当区域控制系统检测到最大交通需求的路径后,考虑给它实行绿波控制的同时,还将整个区域划分为2个子区域,再在子区域中寻求交通需求最大的车流,则又将子区域划分为更小的子区域,如此递推下去,直至最后小区域内

(上接第86页)

[责任编辑:郝丽英]

  长远看,西安市应综合考虑道路、驾驶员、车辆等因素,采用能系统解决交通问题的智能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2]王秋平.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 结束语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是在对西安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后,阐述了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希望能对解决西安市交通拥堵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应该认识到,任何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或轻而易举能够解决的,要真正了解和解决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量和细致的研究工作。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4):20222.

[3]戴东昌,蔡建华.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J].求是,

2004(23):23225.

[4]施仲衡,马林.城市问题,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体制原因及

解决对策[J].2007(5):16218.

[5]徐东云.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理论的新进展[J].综合运输,

2007(5):123.

[责任编辑:王 欣]

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分析_徐丽丽(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