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
发布时间:2024-09-01
发布时间:2024-09-01
教学活动教案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郭秋红
教学主题:
消除歧视 崇尚关爱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本节课主要在于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在过程中自觉培养感情和价值观,现代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即学生作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结合心理知识和医学知识,通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法,使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得到升华。本节课通过学生自我审视、反面教育、自身体验并通过别人看自己的内心,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艾滋病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此次专题教育意在通过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审视和思考,感受并升华自身潜在的爱与责任,从而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看待艾滋病人,认识到生命的平等,以宽容的心接纳不同的人。并通过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将课堂的影响扩大到课堂外。
教学背景分析:
在当今艾滋病快速蔓延的趋势下,并且青少年患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被艾滋病危害的主要群体,对初中生开展艾滋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艾滋病和正确看待艾滋病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本节课是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主题和传播途径主题之后的升华,通过前边的教育主题学生们已经对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了基本认识,为本节课的情感教育做
了铺垫,前边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从无知到有知,从模糊、恐惧到清晰、理智,在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使同学们正确的看待艾滋病人,消除歧视、产生同情、甚至主动地关爱艾滋病人。从整个教育的过程看,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归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明确什么是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认识歧视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
情感目标:学会正确看待艾滋病人,体验生命的尊严,能够接纳不同的生命,加强作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歧视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
教学难点:主动关爱艾滋病人,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情景假设、分组讨论、自我体验、反面教育 、个人影响 教学对象年龄及参加者数量:初二年级(14-15岁);小班教学40人 活动时间:40分钟
教学活动材料清单:
多媒体:相关视频、图片、音乐
心型红色宣传板
学生自制红丝带
教学活动步骤:(5分钟)
一 导入课程
1前边的专题我们已经认识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并知道了艾滋
病的传播途径以及怎样去预防艾滋病,那么远离艾滋病是否就等于远离艾滋病人呢?
2通过配乐朗诵一首散文诗树立感情基调
有这么一群人
走到哪里人们都畏惧
或许他们身体会被隔离
或许那颗心总很孤寂
朋友远离
亲人抛弃
不知道下一个清晨初升的太阳是否还属于自己
对于老天,他们也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
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给他们那一点点爱而已
或许只是一个微笑
一个眼神
一个敞开双臂的拥抱
或者短短的陪他们聊上几分钟
这足以使他们永生难忘
或许因为爱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艾滋病人
3 请同学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如何看待艾滋病人的
二 透视心灵(10分钟)
情境假设一:假如你是一名护士
教师活动:屏幕上展示三类艾滋病感染者,衣衫褴褛的老人,身在襁褓中的婴儿,穿着入时的小伙子,假如他们发烧住进了医院,你是医院的护士,如果你必须要护理其中的一位,你更愿意护理哪一位?
学生活动:
同类交流:学生站在代表自己选择的区域并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三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之所以选择老人和小孩的同学较多,原因之一是老人
和小孩属于弱者更容易得到同情,之二是由于对他们感染原因的主观臆断:老人可能由于输血导致,小孩由于母亲的垂直传播,而青年人则可能是由于不遵守性道德导致的,其实大家不愿意接纳这位年轻人的行为就是一种歧视,但是我们的内心却能对感染艾滋病人的老人和小孩怀有同情,这说明了我们心中有爱。但是就算是由于通过不健康的性行为传播的人,他已经得到了惩罚,他的内心已经经受了无数的了苦痛和折磨,无数的冷眼和唾弃,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原谅他呢?他一样也是弱者也应该得到同情。
情境假设二 :假如你身边有艾滋病感染者
教师活动:假如你突然知道和自己很要好的朋友就是一位艾滋病感染者你会怎么样?做出选择写在纸上
参考选项:存在心理抵触、开始疏远朋友
觉得很震撼,马上去检测中心检测
给予好朋友更多的关怀
装作不知道,会和以前一样
教师点评:大多数人都会为自己的身边有艾滋病人感觉震惊是正常的,去检测是一种自觉地防范意识,这不属于歧视,相信许多人都会存在心理障碍,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但是由于艾滋病的无药可救导致人们都对艾滋病人存在戒备,但是疏远朋友就是一种歧视,更何况他只是一个感染者。我们只需要把他们当普通人一样,不冷眼相待、不孤立,这也是他们希望的,给予更多的关怀并
不必要,反而使他们被特殊化伤害了内心。
学生活动:在纸上写出自己的选择,根据教师点评审视自己的内心
教师板书总结:我们不愿意接纳并疏远艾滋病人就是我们对他们的歧视。艾滋病人是受害者,他们的生命理应得到平等的尊重。
三 反面教育(10分钟)
教师活动:列举三个案例
案例1 王辉因一次感冒发烧住院,怕被医院拒绝接诊隐瞒了艾滋病的病情,结果在打点滴的过程中,护士不小心将把拔出的针头扎到了手臂上,护士也被感染了艾滋病!护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酿成了悲剧。
案例2
艾米的爸爸是个艾滋病人,由于爸爸的关系小艾米在学校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失学在家,小艾米的爸爸也最终失业,找工作几次被拒之门外,加上巨额治病的钱,家庭生活拮据,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家庭纷争,最后家庭破裂,艾米的父亲对社会产生极大不满,走向社会抢劫银行,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
案例3
孙小平被检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本来朋友很多的他,生活一下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朋友们打电话,再也没有人陪他玩了,从此他的生活暗淡无光,消极厌世的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与人接触,而且拒绝接受政府提供的药物援助,最终很快病情发作,全身器官衰竭,离开了人世。
学生活动:分三组讨论案例,歧视艾滋病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每
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歧视艾滋病人的后果:
隐瞒病情,扩大艾滋病的传播
对家庭带影响,心理失衡产生犯罪心理
对自己和社会失去信心拒绝治疗,加速病情恶化
所以歧视艾滋病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给病人本身和社会安全带来危害
四 了解艾滋病人的内心世界(5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艾滋病小斗士的视频,感受艾滋病人的心声,了解艾滋病人的内心世界。
教师提问:小斗士受到了哪些歧视,你如何看待这种歧视?你又是如何看待小斗士的?
学生活动:通过别人看自己的内心,别人这样做不合适与情境假设2中有些同学选择疏远同学是不是矛盾?我们能够正确区分善恶,可是当我们自己做时是否容易做到呢?
教师总结:恩科西说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我们也是人,我们要求平等的权利”,我们为小恩科西为艾滋病人争取平等的权利而感动,艾滋病人渴望温暖,渴望被关爱,他们已经被健康遗弃,不应该再被社会遗弃。
五 发挥个人影响力:(10分钟)
1 播放对于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曦的个人访谈,让同学们谈感受,发挥名人示范作用。
2 佩戴自己亲身制作的红丝带,体会红丝带。
3在歌曲《飘动的红丝带》中展示明星、志愿者和国家领导和艾滋病人在一起的照片
4 在心型红色宣传板上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在校园展示
5教师结语:艾滋病患者和我们一样,有梦想,有生命。他们渴望爱,渴忘关怀, 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谁不曾孤寂无助,谁不曾身陷囵圄?伸出你的关爱之手和艾滋病人感染者和患者同享
一个蓝天。戴上红丝带你就是校园防艾志愿者,我们有责任向同学,向家庭、社会传递预防艾滋病知识,并传递爱的种子,让全世界携起手来共同关爱艾滋病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艾滋病预防教育专题中的思想教育课,也是一些恐艾学生的心理调试课。前期的教学活动中,反映了一些问题,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过于紧张和恐惧,甚至认为一些艾滋病人比如“同性恋”通过不道德的性行为感染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虽然有些同学不认为自己对艾滋病人存在歧视,但在情境假设中却重新审视了内心,意识到当真正面对艾滋病人时,能够坦然相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通过为小恩科西的故事为他遭到不平等的待遇鸣不平,通过别人看到了自己,认识到了歧视比疾病更能可怕,并为恩科西为所有艾滋病人维权而感动,甚至掉下了眼泪。同学们从名人和领导人面对艾滋病人的坦然看到了人间温情,亲自佩戴红丝带、歌声和同学们的感言使本节课达到高潮,触动了同学们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红丝带的力量和身上的责任与使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情感教育深入人心,起到了较好的转变思想,深化感情的作用。如果能把从事艾滋病防预的志愿者请到现场和同学们交流,将更能够起到感化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书设计
一 歧视
不愿意接纳和疏远艾滋病人
二 歧视的危害
隐瞒病情,扩大病情传播 影响家庭,导致犯罪 加速病人病情恶化
下一篇:餐饮人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