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历史观与中韩关系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凤凰网文章《韩在野史学家:李成桂是河南人 韩民族曾统治中原》的原文。仅供网友更“全面客观”得了解王元周教授的观点。
()王元周内容提要 韩国近代民族主义确立的过程,既是反对列强侵略的过
程,也是脱离中华秩序的过程。清朝入主中原以后,朝鲜形成强烈的尊明
排清意识,从而影响到朝鲜人的历史观,也使近代清政府维持宗藩关系的
努力面临种种困难。韩国近代民族史学出现后,以北方史观重新构筑韩
国史,批判事大主义,韩国人的历史观由此发生根本性变化。1945年后,
韩国的在野史学又在民族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挥,提倡大陆史观。
这种无限扩大的韩民族史观,必然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发生冲突,从而影响
到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 国别与地区政治 韩国 历史观 中韩关系
朝鲜半岛自古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元朝以后关系更加密切,成为中华秩序下藩属国中的典范,素有“小中华”之美誉。直到近代,两国交往辞令中常出现朝鲜“虽在外服而亲同一家”的说法,将大中华与小中华的关系比喻为宗族中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但与此同时,明清时期两国民间交往受到很大限制,相互了解有限,所以韩国学者高柄翊提醒人们,也要关注“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或“儒
王元周: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邮编:100871)
33本文得到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资助,特此致谢。
①在中国明清时期,朝鲜半岛正处于朝鲜王朝统治之下,通称“朝鲜”。1897年高宗称帝,改称朝鲜为大韩帝国,也可简称为“韩国”。1910年韩日合邦后,大韩帝国国号被迫取消,重新改称朝鲜。此后对朝鲜半岛的称呼不统一,或称“朝鲜”,或称“韩国”。1945年朝鲜半岛解放后,北部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此后,“朝鲜”专指朝鲜半岛北部,而“韩国”则专指朝鲜半岛南部。本文在表述时,很难统一使用“朝鲜”或“韩国”,尽量在叙述某时期的历史时使用当时的通称,在引述当时人的观点时尊重原作者的用法,另外,在涉及1945年以后的半岛南部时用“韩国”。3
138
凤凰网文章《韩在野史学家:李成桂是河南人 韩民族曾统治中原》的原文。仅供网友更“全面客观”得了解王元周教授的观点。
①教文化圈”等抽象概念掩盖之下过去东亚各国之间相互疏远的事实。东亚各国
的相互疏远成为各国间相互理解的障碍,所以近代以来虽然强调中国与朝鲜是“兄弟之邦”,是“唇齿辅车”的命运共同体,但两国关系的发展却异常曲折。事实上,清代以来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相亲与相违两种趋势19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向负面。
在中韩两国的认识差异上,,这已经成为影,为建构国民的国,也。在构筑国史的过程中,不仅重新构筑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也重新以中国为参照物建构了韩国的民族史体系。在这种认识结构之下,无论对于他者的认识,还是对于自身的认识,都更容易受到立场和成见的影响,所构筑的历史也只能是事实与想象的结合体。然而这种认识一旦扩散开来,将对国民的历史观、国家的政策取向乃至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现象已经出现,需要我们对韩国的历史观进行梳理。本文拟从韩国近代民族史学与现代在野史学的发展,说明近代以来韩国人历史观的演变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一、北伐论与北方领土意识的抬头
在1895年清政府于《马关条约》中正式承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家之前,朝鲜是中华秩序下的藩属国之一。朝鲜自古认同以中国文明为标准的华夷之辨,积极从中国输入文化。到朝鲜时代,随着朱子学的传入,华夷观的影响更大。在清朝入关之后,朝鲜视清为夷狄,不承认清朝在中国的正统地位,坚持尊明排清,倡导尊周大义,使朝鲜人对本国和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首先,随着南明的灭亡及清朝统治的稳固,清与现实中的中国已经很难分清,使朝鲜人对清的否定渐渐变为对现实中国的否定,从而不愿再从中国输入文化。虽然两国使节往来不断,但是中国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以致李 将鸭
②绿江形容为“鸭绿天堑”。朝鲜后期北学派的产生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反动,北学
派反对因攘夷而连同中华固有之文物制度也一同加以排斥的倾向,但北学派也未能改变朝鲜的这种思想倾向。
这种思想倾向一方面造成了一般朝鲜人对于清朝统制下的中国的无知,另一①高柄翊:《东亚的传统与变容》,首尔:文学与知性社1996年版,第95—112页。
②《星湖僿说类选》卷一下,天地篇,地理门,鸭绿天堑,明文堂1982年版,第72页。
139
凤凰网文章《韩在野史学家:李成桂是河南人 韩民族曾统治中原》的原文。仅供网友更“全面客观”得了解王元周教授的观点。
方面,也助长了朝鲜人对朝鲜本国文化的自尊意识。北学派的朴齐家批评朝鲜士大夫说,“下士见五谷则问中国之有无,中士以文章不如我也,上士谓中国无理
①学”。部分朝鲜士大夫不再满足于夷狄的地位,而以中华自居。李种徽(1731—1797)强调朝鲜自箕子用夏变夷之后即已成为华夏,其后的新罗、②夷狄,,。金
履安(1722—1791)为夷狄,所以,金履安对于
,而名彼中
国。,,在朝鲜人看来,出生 …… 此处隐藏:157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高中物理奥赛 之 物体的平衡
下一篇:《核舟记》导学案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