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5课 劝学(节选)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5课 劝学(节选)第2
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
B .木直中绳,以为轮
C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木直中绳,以为..
轮 B .学不可以..
已 C .假.
舆马者 D .而绝江.河.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有相同义项的一组是( )
A .无可寄.托者 寄.
寓于表 女寄.言于母 临崩寄.
臣以大事 B .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
国 兴.利除弊 夙兴.
夜寐 C .不能十步. 步.
其韵奉和一首 乃自强步. 步.
余马于兰皋兮 D .下饮.黄泉 中军置酒饮.
归客 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日食饮.
得无衰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取之于.蓝②寒于.水 ⎩⎪⎨⎪⎧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C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 .荆州之民附操者。
二、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10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
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金就砺则利.
利:锋利 B .君子生.
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C .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刻 D .用心一.
也 一:一致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①金就砺则.利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蟹六跪而.二螯 C.⎩⎪⎨⎪⎧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
①蚓无爪牙之.利②筋骨之.强 8.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正面鼓励学习的一组是(3分)( )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⑤
9.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 .“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 .《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节选自《荀子·劝学》的文段,回答11~14题。
(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 此处隐藏:22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