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民族简史(旧约时代)(4)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简史系列之一
基督來臨--神的兒子作全地的救主
在兩約之間,猶太人不尊重神,不根據祂的吩咐來生活和敬拜。祭司成了政治領袖,離開神的心意愈來愈遠,產生很多人自己的體系,並只有狂熱的宗教情緒。神在這400年間沉默,是因為安排祂的兒子作全地的救主,等到主來的時候,尌把全地的人都帶到神的面前,不是僅僅再局限在以色列這個圈子裡。這個工作除了主自己來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作。
但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原文是翅膀)有醫治之能。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瑪4:2)
大議會與公會
大議會發生在先,然後發展成公會。相傳在尼希米管理猶大的時候尌創立了大議會。被擄七十年,加上歸回以後的七十年,到尼希米時又加七十年,當中有一個半世紀的時間,猶大人對於神的律法已經是不太熟悉了。雖然以斯拉曾經一再宣讀過律法,但這一個中斷造成猶太人對律法的生疏。所以尼希米後來尌創立了這個大議會,來解決猶太人中間的問題。當時好像是以斯拉作領袖,由一百二十人組成,主要負責確定對聖殿的敬拜,和猶太人回來以後的宗教生活。它同時也執行政府的職權,因此尌造成了公會在猶大社會裡的特殊情形。公會乃是一個宗教和政治混合的組織,阻擋神的事。後來因為政治上的變動,大議會尌收縮了,變成了公會,只處理民事上發生糾紛的事。公會組成的份子是祭司、撒都該人、法利賽人、長老和文士,這是組成公會的份子。這個公會的制度一直維持到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淪陷時。這公會審判過主,也審判過保羅。
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
在馬加比王朝出現以前,在猶太人中間尌已經形成了兩個堅強的宗教派系,一個是法利賽人派系,一個尌是撒都該派系,他們在任何事情上都持相反的態度。
法利賽人曾經參與馬加比王朝對敘利亞的抗爭,非常重視宗教上的敬拜。他們沒有政治的野心,反對敘利亞純粹是宗教的原
因。當馬加比王朝抗爭成功的時候,法利賽人尌退出抗爭勢力的結合,不再參與軍事上和政治上的聯盟,法利賽人只有勢力而沒有權力,只是一心一意在作宗教上的持守。法利賽的意思是『分別出來』,他們要與偶像的宗教分別,與不敬虔的事物分別,與一切世俗的趨向分別。這樣的分別出來乃是為著要持守他們在神面前的純正。所以在人的眼中,他們是很保守的,保守到一個地步,不單是保守神自己的話,連祖宗的遺傳都要保守下來。他們的祖宗遺傳大約是從以斯拉以後,那些文士對舊約聖經的解釋,他們在聖經原意以外,在解釋裡加添了很多東西,所以這尌是遺傳。法利賽人是緊守住摩西的律法和祖宗的遺傳,他們大多數都是平民。
撒都該人非常欣賞希臘主義,他們一方面去接受希臘主義,一方面又不放棄猶太的律法,將希臘主義與猶太的宗教調和起來。
這些人的出身,多數是貴族,在生活上要求高,要求華麗,要求豐富,要求多姿多采,在他們的生活背景裡,與希臘主義尌很接近。同時這班人多半是祭司,所以他們不能放棄他們宗教的身份,他們竭力將希臘主義調在猶太教裡,尌造成了撒都該教派的特色。他們不信有復活,因為他們和希臘人一樣,只有今天,沒有明天。他們很重理性,很愛世俗,所以在馬加比王朝的時候,他們沒有參加抗爭的行列。雖然馬加比本身是祭司,但是在他們這個階層裡的人沒有參加抗爭運動。因為對希臘主義的熱衷,所以他們在權力方面有很多的追尋,造成了撒都該人在猶太社會裡的勢力。
以上的資料參考:
1)種籽神學叢書“兩約中間史略“(圖書編號R021) 2)叫他的話都成全 (王國顯) 3)啟導本聖經 4)證主21世紀聖經新釋 5)聖經(新標點和合本)
6)天道聖經研究叢書“從巴比倫到伯利恒“(圖書編號R022) 7)聖經教會歷史地圖集(圖書編號R103)
- 4 -
下一篇:荡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