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统考(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2025-04-20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

高一语文

命题:审题: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论述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回答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许慎、王筠、段玉裁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字源意义。宋代的徐铉在整理《说文解字》时对许慎关于“美”的解释有个补充,他说:“羊大则美,故从大。”他试图从人们对羊的视觉感受上谈美字意义的起源。这一解释不应视为对许慎的说法的一种否定,应当是对许慎的说法的一种补充,从段玉裁的解释中看,他似乎既赞同许慎的味觉说,也赞同徐铉的视觉说。

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在传统文献里,羊常常被描述为具有各种美德的义畜。《毛诗注疏•小雅•无羊》里说:“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郑玄笺注言:“言此者,美畜产得其所。”这里,羊被郑玄视为美畜。《惠氏易说》云:“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羊在这里,又是坚强和顺从的形象。《春秋繁露》则说:“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在董仲舒的眼里,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美德于一身,所以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总之,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而正是在这种感受和意象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系,并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羊”成为“美”的化身,于是它的美德就具有了人格的意义,而“美”的意义也随之得到了扩展和引申,有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巨大功业、志趣高尚、称赞褒奖等意思。

“羊”与“善”的关系,同样来自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视觉感受和精神感受。羊被视为“善”的化身,不仅在于它是人们优秀的生物伙伴和食物来源,更在于它的品格被人们认同,并融入人的价值观中。羊性情温顺、宽厚仁义、知礼有仪,其美德让人景仰,因此,受

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普遍推崇。羊作为人们祭天祭祖的牺牲,而且具有如此众多的优良品德,这些品性也就成了人格化的道德准则。据文献反映,人们很早已经把“羊”的“道德”视为人的道德准则和榜样。《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为什么说人“德如羔羊”?孔颖达的疏中解释道:“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羔取其群而不党;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义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序成于汉代,疏制于唐代,从中看出,羊的品德至迟在汉代已经衍化为人格的道德标准。《后汉书•王涣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其文云:“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所谓“羔羊之义”,说的也是人格化了的羊的优秀的道德品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美”字真实含义的解释与王筠、段玉裁的解释都是试图从

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字源意义。

B. 宋代的徐铉在整理《说文解字》时,从人们对羊的视觉感受出发,指出“羊大则美,

故从大”,这是对许慎关于“美”的解释的补充。

C.从对“羊大则肥美”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段玉裁不仅赞同许慎“羊在六畜,主给膳也”

的味觉说,同时也赞同徐铉的视觉说。

D. 在传统文献里,羊常被描述为具有各种美德的义畜。郑玄视羊为美畜,董仲舒将集美

德于一身的羊归结为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对羊秉性的人格化的意象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

系,从而最终形成了“羊大为美”的观念。

B. “羊”的美德具有了人格意义之后,“美”的意义也随之得到扩展和引申,从而具有

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等含义。

C. “羊”被视为“善”的化身,是因为它是人们优秀的生物伙伴和食物来源,也是因为

人们认同其品格并将之融入人的价值观中。

D. 作为人们祭天祭祖的牺牲,羊还具有“温顺、宽厚仁义、知礼有仪”等许多令人们

仰慕的美德,这些品性成了人格化的道德准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美”与“善”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是来自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而且还来自于人们对羊内在特质认识的精神感受。

B.《诗经•召南•羔羊》序、孔颖达的疏对“德如羔羊”的解释以及《后汉书》中“羔羊

之义”的记载,说的都是人格化了的羊的优秀的道德品质。

C. 汉代董仲舒认为羊知仁、知义、知礼,唐代孔颖达也认为羊在死的时候有义 …… 此处隐藏:68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统考(开学考试)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