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1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贵州省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
景区内接入通讯电缆,在此基础上,装设自动程控交换机,修建移动通讯终端站,以确保景区内各个景点的对外通讯联络和广大游客的通讯需要;在各游客集散中心、宾馆、餐馆及游乐场所,设置足够数量的公用电话。安装大功率卫星地面接收站及闭路电视系统,以方便住宿游客观看更多的电视节目。
B .16 安全系统规划
B.16.1 建立景区安全体系
B.16.1.1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基层为主”的原则。
B.16.1.2 认真执行《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与《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B.16.1.3 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通往各景区的主要交通公路设安全围栏(尤其是山路),在道路拐弯处设安全提示标语。景区内部的步行游路在险、陡的地方设安全围栏,保障游客的安全。漂流、探险、攀岩等极限运动项目的实施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
B.16.1.4 对路边裸露的岩石和水库边裸露岩石进行安全处理,或植以植被,或进行工程处理,避免多雨天山体滑坡。
B.16.1.5 对各娱乐设施定期做安全检查,确保正常运行,无安全隐患。同时对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安全保卫制度,并认真执行,配备专门的保卫人员。
B.16.2 建立旅游救援体系
B.16.2.1 要求游客买保险,危险性较高的项目在费用中应包含保险费。
B.16.2.2 建立旅游区救援中心,与各医疗机构合作,配备专门旅游救援电话,各方面都为旅游救援提供方便。若有事故发生,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事务的处理。
B.16.2.3 在主要节假日及灾害天气到来之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和电子网络适时发布“旅游风险预报”。
B.17 环境卫生系统规划
B.17.1 大气环境
调整景区内燃料结构,在燃料选用上,首先考虑无污染、污染小的燃料,例如液化气、沼气、清洁煤等。同时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在景区内普及使用无铅汽油。保证景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50,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优良。
B.17.2 水体环境
供旅游开发的水库和潭、溪,要有效控制污染和富营养化趋势。饮用水源、水质、水功能区和地表水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严格贯彻《水污染防治法》,景区内的水库不得排入污染物。
B.17.3 废弃物处理
在规划范围内逐步建立污水、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在各景区景点建立独立的污水、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并将废弃物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在旅游交通道路上,建立包括厕所在内的旅游服务站。在景区内的交通道路、景点处安放垃圾收集设施,如带盖的垃圾桶等,及时清理垃圾,并建立完善的垃圾、废弃物处理系统。景区内厕所采用免冲式旅游厕所。
B .18 居民调控规划
地质公园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包括: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人口发展规划与分布;经济管理与社会组织;居民点性质、动因特征和分布;用地方向与规划布局;产业和劳力发展规划等内容。
B.19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风景和旅游发展战略为基本依据。它包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