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载荷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动态本构关(5)
时间:2025-02-25
时间:2025-02-25
介绍了混凝土动态本构关系
[5]李为民,许金余.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和增韧效应
[J].硅酸盐学报,2008,36(4):476-481.
[6]沈刘军,许金余,李为民,等.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
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8,222(4):66-69.[7]廉 杰,杨勇新,杨 萌,等.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
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7,37(6):8-10.
[8]吴 刚,胡显奇,蒋剑彪,等.玄武岩纤维及其增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C]//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2-47.
[9]林智荣,姚立宁,施 斌,等.玄武岩连续纤维混凝土动力
性能的试验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7-41.[10]王礼立.应力波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1]CEB.Concretestructuresunderimpactandimplosiveload
usanne:CommitteeEuro interna tionalduBeton,1998.187.
[12]TedascoJW,RossCA.Strain rate dependentconstituteive
equationforconcrete.JournalofpressiveVesselTechnology,1998,120:398-405.
[13]董毓利,谢和平,赵 鹏.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压全过程
的试验研究及其本构模型[J].水利学报,1997,7:72-77.
[14]江见鲸,陆新征,叶列平.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HolmquistTJ,JohnsonGR,CookWH.Acomputational
constitutivemodelforconcretesubjectedtolargestrains,highstrainrates,andhighpressures.In:FishlerE,ed.14thinter nationalSymposiumonBallistics,Quebec,Canada.1993-09.26-29.Canada:IEEEPress,1993,591-600.
[16]李兆霞.损伤力学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2.
[17]崔新壮,金 青,李卫民,等.含初始损伤的水泥砂浆材料
的动态本构关系研究[J].工程爆破,2001,7(2):1-4.
叠加应变率敏感效应和损伤软化效应成功建立了BFRC冲击压缩的动态本构模型,并利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以下结论:
(1)BFRC的动态力学性能存在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应变率对数之间具有近似线性函数关系,峰值应变与应变率对数之间具有近似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
(2)用于修正的静态本构模型可选用Ottosen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应变率强化效应可在试验基础上通过两种方式体现,一种为引入应变率强化因子Rrate,另一种为引入峰值应变与应变率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损伤软化效应可以采用修正后的Loland损伤模型描述;
(3)以Ottosen模型为基础,通过叠加应变率敏感效应和损伤软化效应可成功建立BFRC冲击压缩的本构模型,模型物理意义基本明确,形式灵活,方程含有11个参数,均可由试验确定,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4)本文构建的本构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构建的本构模型是合理的,可用来描述BFRC的冲击力学行为,并能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显奇,申屠年.连续玄武岩纤维在军工及民用领域的应
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30(6):7-13.
[2]雷 静,党新安,李建军.玄武岩纤维的性能应用及最新
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7,35(3):9-11.[3]DiasDP,ThaumaturgoC.Fracturetoughnessofgeopolymer
icconcretesreinforcedwithbasaltfibers[J].Cementandconcretecomposites,2005,(27):49-54.
[4]李为民,许金余,沈刘军,等.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力
学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8,25(2):134-142.
上一篇:饲养宠物犬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小学数学分数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