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设计2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数字逻辑ppt
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学习要求: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常用的基本组合逻辑模块和用MSI器件进行组 合逻辑设计的基本方法 了解VHDL语言的基本特性,三种编程风格,初步 学会使用VHDL
2014-1-6
数字逻辑ppt
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续)习题1,2,3,9,10,20,21,32,35,46,48.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1 设计流程1. 功能描述(specification) :如果没有现成的描述,则先要 分析问题,得到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功能描述。 2. 形式化(formulation) :根据功能描述推导出真值表或初 始的布尔表达式,从而获得输入端与输出端的逻辑关系。 3. 优化(opimization) :采用两级或多级优化。画出逻辑图 或提供一个目标电路的网表,目标电路由与门、或门和反 相器组成。 4. 工艺映射(technology mapping) :把逻辑图或网表转化 成可以用工艺实现的新逻辑图或网表。
5. 验证(verification) :验证最后设计的正确性。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1 设计流程(续)例3-1 设计一个将BCD码转换成余3码的转换器功能描述:一个十进制数的余3码是在此十进制数加3的 二进制组合。例如,十进制数5的余3码,是5+3=8的 二进制组合:1000。 每个BCD码都有四位,从最高位到最低位,分别标记为 A、B、C、D。每个余3码也有四位,按最高位到最低 位标记,分别是W、X、Y、Z。 形式化:将一个BCD码加上0011(3)即可很容易地 得到相应的余3码。非有效BCD码,可以假设不存在。 所以,我们不用关心这些输入组合的余3码的二进制 编码,将它们看做无关项。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1 设计流程(续)初步优化: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1 设计流程(续)第二步优化:考虑到这四个输出表达式之间的共同子项
T1 C D
W A BC BDX BC BD BCD
W A BC BD A BT1X BC BD BC D BT1 BT1
Y CD CD
Y CD T1
Z D
Z D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1 设计流程(续)例3-2 设计一个将BCD码转换成七段码的译码器
功能描述:BCD码--七段码译码器(BCD-to-seven-segment)是一个 输入为十进制数的BCD码,输出编码可以驱动数码管显示此十进制数 字的组合电路。译码器的七个输出端(a,b,c,d,e,f,g)选择 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相关段。 形式化:本电路的真值表2014-1-6 7
数字逻辑ppt
3.1 设计流程(续)a AC ABD BCD ABC b AB ACD ACD ABC c AB AD BCD ABC d ACD ABC BCD ABC ABCD e ACD BCD f ABC ACD ABD ABC g ACD ABC ABC ABC优化:单独实现这七个函数需要27个与门和7个或门。然而,通 过共用表达式中存在的六个乘积项,可将与门的数量减少到14。2014-1-6 8
数字逻辑ppt
3.2 开始分层设计分层设计:一种“分而治之
”的方法 例3-3 设计一个4位比较器 功能描述:比较器是一个比较两个二进制码以判定两者是否相等的电路。这种 特殊的电路输入端包括两个矢量:A(3:0)和B(3:0)。矢量A有四位,A(3)、 A(2)、A(1)和A(0),其中A(3)是最高级,向量B和向量A一样有相同的 特性。电路的输出是一个1位的变量E,如果向量A和向量B相等则输出E等于1; 如果向量A和向量B不相等则输出E等于0。 形式化:由于本电路的规模较大,不宜采用真值表来形式化。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2 开始分层设计(续)优化:MX电路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描述。
Ni Ai Bi Ai Bi
输出E的等式:
E N 0 N1 N 2 N3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2 开始分层设计(续)
① 分层设计可以使复杂电路的表示变得简单 ② 一些更复杂的结构也可被预定义为基本模块,用符号而不是电路图来表示 ③ 在分层设计是中,模块可重复使用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3 工艺映射实现技术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3 工艺映射(续)例3-4 与非门的实现
F AB ( AB)C ( AB) D E
1、用与非门(或非门)和反相器替换原电路中的与门和或门,形成新的等效电路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3 工艺映射(续)2、消除反相器对
3. 不改变逻辑函数,将所 有在电路的输入端或者驱动 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和驱动 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的 反相器“推”向驱动与非门 电路的每个输入端。在这个 步骤中,尽可能地消除反相 器对。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3 工艺映射(续)例3-5 或非门的实现F AB ( AB)C ( AB) D E
2014-1-6
数字逻辑ppt
3.3 工艺映射(续)实现对比
门个数:在例3-4中最终电路的门输入个数为12,而在例3-5中门输入个个数为 14,所以与非门的开销较少。 级数:与非门的实现电路中门的最大连接级数为3,而或非门实现电路中的最 大连接级数为5。假设门电路的延迟是一样的,信号从输入到输出,门级数较 少的与非门电路的最大延迟是或非门的0.6倍。 所以,对于本例,与非门电路无论在门输入开销还是信号延迟上都要比或非门 电路要更好。2014-1-6 16
…… 此处隐藏:3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上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下一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