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高中地理必修二核心考点,图文经典版本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地理必修二必备知识点
王水平编写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1、世界人口规模
(1)“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经相当庞大。
(2)2008年,世界人口达到67亿。
2、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4、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人口总数的比重>7%。
1
高中地理必修二核心考点,图文经典版本
2
2.人口问题的范围很广,除人口数量过多或者过少、人口增长过慢或者过快外,人口年龄结构失调、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等都属于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转变:从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逐步过渡。 4、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
5、分布:发达国家——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强调:南非、冰岛——传统型;中国、韩国、古巴、新加坡、乌拉圭——现代型 三、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3、人口迁移的类型: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核心考点,图文经典版本
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6、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7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
(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
(4)文化因素:宗教、民族、文化教育
2、对影响因素的评价:
(1)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五、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
2、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3、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4、世界环境人口容量:乐观无限、悲观已过、客观百亿
六、地球上适合养活好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2、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3
高中地理必修二核心考点,图文经典版本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4、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表解如下:
5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考点考法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上升的
3、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快速时期是20世纪以来
4、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亚、非、欧、拉美、北美、大洋
5、目前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
6、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4
高中地理必修二核心考点,图文经典版本
5 8、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
9、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10、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11、人口增长模式的四类型(按发展 …… 此处隐藏:133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减速机使用操作规程
下一篇: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