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对策(2)
时间:2025-04-27
时间:2025-04-27
的削弱,忽视了传统教学的精髓,即抓好基础,当堂巩固。如何将课程目标中的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揉合在一起呢?
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它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完成的。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因为后三个方面是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每一位教师对四个方面课程目标的价值认识有了上述的正确把握、定位,那么三维目标决不会顾此失彼的。
如现象1中的教师可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练习,以巩固知识技能。上计算课时,不必要课课创景引入,直接让学生尝试计算也未尝不好。如上“两步计算式题”时,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看着课题说说:“这节课我们将研究什么?”在学生明确目标后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这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效果也不错或从有关联的两题一步计算式题引入。这样的数学课“清清爽爽一条线”远比“模模糊糊一大片”要强得多。
二、 主题图如何运用。
现象3:新课程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设计了富有儿童情境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主题图,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如第一册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53页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第96——97页“学校运动会”全景;第二册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图,第33页的牧羊图等等。这些主题图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大部分老师均视若珍宝、取之即用。
如某教师在上“9加几”一课时,马上出示第96——97页的全景图,问:“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全景,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答: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 )接着老师又追问:“你能根据图意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吗?”(生答:跳绳的和跑步的有几人?3+6跳远的一共有几人?1+7 )回答了四五个同学,9加几的算式也出不来,这时老师提示:那么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有几人?学生终于列出了9+7的算式,老师脸上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