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对策

时间:2025-04-03

小学数学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对策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探索和困惑。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是第六年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试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感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我们去解。”

一、 教学目标如何把握、定位。

现象1: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参与着、思考着,“我来、我来 ”气氛异常活跃热闹。但整节课,学生们没有动过笔,也没看过书。

现象2: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如某教师在上“两步计算式题”时,课始,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景。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着车、唱着歌行走在路上,来到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老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能!”。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都是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并追问:“这些题目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

缺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具体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其它目标成了“副产品”,只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顺便”进行,这确实滞后并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从上面两个现象来看,新课堂似乎过分强调了后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整节课不动笔,怎么检测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计算课”是不是一定要创设情景才算是为达到“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后三个方面目标的凸现势必减少学生的练习时间,导致学生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