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教育公平问题(5)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好 。
均GDP突破1100美元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社会矛盾最激
化的时刻,是社会稳定的一大关口。在教育方面,政府的资源配置长期以
来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把最多的钱给了好学校,把最好的教师配给好学校。
所谓的窗口工程、示范工程、现代化工程,造成了资源的过分集中,城市
和农村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学校和学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的政
府应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应该更多地把经费、教师往差的
学校倾斜。另外,我们评价机制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去的评价原则,
都是给好学校评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差学校、落后学校没人管。这样势
必会造成“富者越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
〈二〉高考招生中的配额分配制度是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高考招生不公平是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之一。我国高考一直实行的
是分省配额、划线录取的办法。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各重点
大学在招生名额分配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基本上由各高校自行制定招
生方案,报教育部汇总调整后转发各省招办,按“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
体制进行录取。各重点大学有较大权限以自行决定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其
好处是充分调动了学校的积极性,获得了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其弊端是
各高校招生名额向发达地区即重点高校所在地区过度投放,严重影响了高
考制度的公平性,造成了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愈拉愈大的局面,
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指责,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造成了欠发达的中西
部及东北地区的考生激烈的升学竞争,这种竞争导致了应试之风日盛,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以清华大学为例,在迄今为止的二十多年
间,它投放于北京市的名额始终超过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四省的总和
(在高考制度恢复之初的几年间为其2-3倍),2001年则占到其招生总数
的18%,而当年北京市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0.9%;2004年
清华大学在北京市投放360人,北京大学在北京市投放指标308人,清
华、北大两校在其他省、市、自治区投放均不足100人,复旦大学在上
海市的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40%,浙江大学在浙江省招生数占招生总数
的70%,全国重点大学己退化成为地方重点大学。
〈三〉教育资源配置体制是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教育经费是现代教育事业的血液,是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性条件。目前我国教育公平难以让人满意的现状,与我国教育投入不足有
直接关系。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 比值约为6.2%,发展中
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比率不仅与发达
国家无法相比,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差距。从地域性来分析,
在靠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远离这些中心的地区,在城市地区和农村地
区,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非均衡,导致了各个地区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
存在差异,导致了地区间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的重大差别,进而影响教育
机会的公平。1990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
差距为1∶0.80∶0.71,到1995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扩大到1∶
0.62∶0.54,这种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显性失衡,接着
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四〉教育收费制度是教育不公平不容忽视的制度原因
目前,在农村,农民要承担自己孩子的全部教育费用。教育集资费、
教育附加费等都是靠政府面向农民征收的,而城市居民却无需缴纳这样的
上一篇:模具设计开发记录表
下一篇:4.2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