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沟通与交流:课堂提问教学价值新解(5)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教育科学研究2010′1
即主动将听到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整合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框架中。
批判倾听“听者还应该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评价和质疑。这些质疑可以在听者的头脑中进行,也可以直接向说话者表达。”
[10]
话的“抓手”,触摸到教学对话的脉搏,从而把对话教学落到实处,推向深入。[注释]
[1]Taba,H.TeachingStrategiesandThoughtProcesses[J].Teach-
:ersCollegeRecord(Fall,1984)327-361.
[2]参见Hunkins,F.P.Questioningstrategiesandtechniques.
Boston:AllynandBacon,1972;L.H.克拉克,I.S.斯塔
(下)蔡俊年,等,译.北京:人民尔.中学教学法[M].赵宝恒,
教育出版社,1985:54-55.
对话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方式[J].当代[3]袁维新.问题与提问:(2)教育科学,2004,.
迈克尔·甘布尔.有效传播[M].熊婷婷,K.甘布尔,[4][11]特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9、161.
—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5]伊凡·汉耐尔.高效提问——
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M].黄洁华,2003:8.
—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6]丹东尼奥,等.课堂提问的艺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能[M].宋玲,译.北京:2006:195.[7]Gall,February1973."WhatEffectsDoTeachers'Question
HaveonStudents?"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Association,NewOrleans.pp3-4.
(2008-[8]/s/blog_4bb8b54301000ak7.html.
02-08)
[9][10][13]桑德拉·黑贝尔斯,理查德·威沃尔二世.有效沟通
华夏出版社,[M].李业昆,译.北京:2005:85、89、92.
“对观点进行质疑和提问”这一点上,批判倾听与主动[12]在
倾听是一致的,这表明“质疑和提问”对一个有效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认为,批判倾听是更为投入的、理性的主动倾听。但在我国的教学中,最为缺失的是学生倾听过程中的质疑和提问。———笔者注。
一个批判倾听者“会考
察证据是真实的还是存在缺陷的,证据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批判性思维者努力地思考他们所听到的内容是否具有意义,是否值得他们保留这部分信息或是对其作出反应”[11]。批判倾听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说话或提问的动机(意图);对说话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提问;[12]把事实从观点中区分开来;反思自己的偏见;对信息进行评价。
移情倾听
这是一种努力体验说话者情感的倾
听。“你设法从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或她)的感受,并把这些情感反馈回去。作为听者,你所要做的是把你自己的情感放到一边,投入到对方的情感”[13]移情倾听常常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常常中去。
发生在对主观感情或感受的问题的讨论中。在教学中,面对问题,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移情倾听,而且首先要能够让自己移情倾听。通过移情倾听学会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思考,能够获得超越自我的深刻体验和对他人的真切理解。
会问和会听构成了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内在机制,问与答通过听构成关联,听是沟通与交流的枢纽,是中转站和加工厂。提问的有效性只有建立在问、听、答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落实;而有效的问、听、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心,也是课堂言语、思维活动的核心,是师生沟通与交流、互动与理解的主轴。抓住这一核心和主轴便抓住了教学对(上接45页)
58
础和可能性。合格性评价虽然也会产生少数的道德不合格学生,但这一部分学生是道德教育需要特别关注的,合格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给这些学生贴上道德标签,而是作为一种诊断性结果来了解这类学生的基本状况,最终促进其道德发展。
总体来说,合格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品级性评价的缺陷,它对于德育改革的适应性比品级性评价要强得多。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合格性评价都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可行性,也具备德育实践的基础,符合德育理论的发展趋势。由此,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合格性评价可以成为品德评价的一种合理选择。它可能不是唯一的选择,但应当是其中的一种可行的、有益的选择。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0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方式承继、嬗变与创新研究”(DHA090193)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韩梅)
[注释]
姚恩全.论学生品德评价的困境[J].教学研究,[1]孟丽波,2007,(5).
[2]叶飞.论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的发生机制[J].高等教育研
究,(8)2008,.
张典兵.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3]赵玉英,2008:
282.
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4]马克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译.北京:2001: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
2002:37.
教育科学出版社,[6]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2003:
178.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10.[7]何怀宏.底线伦理[M].沈阳:
商务印书馆,[8]万俊人.普世伦理[M].北京:2001:33.
(责任编辑:张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蕾)
H
EDUCATIO
下一篇:叙事中的抒情——读李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