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听课笔记记录(3)

时间:2025-04-25

  整堂课基本是学生自学古诗,教师起着指导作用。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课堂反馈上看,学生年龄虽小,已具备自学能力。每个组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基本理解字词的意思和诗歌的含义,甚至能够讲出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这说明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

  文德路小学 三年级下册 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1、 知识视窗:世界第一枚邮票

  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

  (导入新课)

  2、 看动画,听课文录音。

  评:利用媒体资源,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感观认识。

  3、 提问学生:“看完动画后最想说的一句话”

  “很会解决问题,很讲礼貌,很会动脑筋,聪明……”

  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盖章)

  6、 认字:教师抽查生字

  课件展示词语,学生自读(每个读三遍)

  开火车读词语

  评:新课标要求会认的字,不要求学生会写,只要求学生认得,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这一环节,教师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学生跟生字多见面,帮助学生认字。

  7、 挑选自己喜欢的文段朗读

  8、 我会写

  n 课件上展示学生要会写的生字,电脑模拟笔顺,学生在田字格上写字

  n 展示学生写的字,学生互评

  评析:

  对于识字写字部分,新课标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学习目标。多认字,有利于儿童及早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少写是从儿童身心特点和教材编写出发,避免认字和写字相互挚肘,避免既认不快,又写不好。

  “认识”的字,要求见其形读其音,不仅在课文中认识,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写不默。

  “学会”的字,要求会读,会写,懂得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会运用。

  在《邮票齿孔的故事》中,“齿、枚、刀、裁……”13个汉字是要求认识的字,教师只是认学生去认字,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与汉字见面,使其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

  “仍、使……”12个汉字是要求学会的字,因此教师分析汉字的结构和部首,用电脑模拟笔顺,让学生在田字本上写字,目的是让学生会写这些汉字。

  多媒体的普及,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教学资源。但教师往往进入另一个误区:为用课件而用课件。这节课中,教师板书,亲手写字的话效果会比电脑模拟笔画来得真实。

  教师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读音很准,自学生字的能力很强,并且很有自信,愿意展示自己的作业。

  但时间把握不好,导致写字部分早早收场。

  小学教师听课笔记总结:教师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读音很准,自学生字的能力很强,并且很有自信,愿意展示自己的作业。

小学教师听课笔记记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