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科学课件(通用14篇)(六年级下册科学免费课件ppt)(2)
时间:2025-05-12
时间:2025-05-12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促进主要教学措施:
1.坚持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坚持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第一单元
1、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预习: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导学:
一、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 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并随机板书课题。
(2) 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 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 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 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 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7) 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
(8) 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9) 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
二、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 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 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 分组讨论: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 汇报你的发现。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延伸: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