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说课稿(推荐13篇)(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5-05-12

篇1:人教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人教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三)

【说教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整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

【说学情】

这是一节概念课,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

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的“因数”的不同,过去学习的“倍”的概念和这里的“倍数”的不同。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课开始之前,与学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关系、父子关系等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一)动手操作、抽象出3道乘法算式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师: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摆一摆的小游戏。每个小组的信封里有12个小正方形,用上所有的小正方形你能把它们摆成一个长方形吗?开始。

生:……

师:谁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摆法?

生:2×6=12 (点击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课件】

师:你是怎么摆的?

生:……

师:是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现2行6列的图形)

师:当然也可能是一行摆(2个),摆了(6行)。

【在这里,通过问引导、暗示学生,但答案最好让学生说出,先让学生头脑中自主建构形状相同的另外一种摆放。】

师:(点击课件)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它一旋转就跟第一种怎么样?

生:一样。

师:他们算一种摆法,我们可以省略。

师:还有别的摆法吗?

生:……

师:谁来猜猜他是怎么摆的?

生:……

师:还有其它摆法吗?

生:……

师:大家一起用手比划一下,是怎么摆的?

师:还有吗?

生:……

师:每行摆5个行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避开概念的抽象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师: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三道乘法算式中的数,都是一些什么数?

生:整数 (板书:整数)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因数和倍数”就是在整数的范围内研究的,一般不包括0。(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设计意图:从学生本身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目标的参与数学活动。)

(二)、自学,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以2×6=12为例,先请同学们自学大屏幕中的知识,看看从中你知道什么?

在自学完后设计了4个小过程:

1、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里,边说边指着数,让学生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3、(点击课件,文字消失)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4、再指名让学生根据算式2×6=1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强化学生对于因数、倍数的理解。

接下来:

师:谁能结合这两道题(3×4=12,1×12=12)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

师:谁能出道这样的乘法算式,让大家再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

师:看这道算式中有没有因数倍数关系?你怎样想的?

30÷5=6

师:谁来说说?

生: ……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再来一个 15÷5=3

师:在乘法算式、除法算式里两个数之间都有因数、倍数的关系,那在

4和20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这个呢?谁来说?

28和7

(设计意图 …… 此处隐藏:151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推荐13篇)(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