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实录及评点(春教学实录第二课时)(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师:(赞叹)说得真是太好了,充满了想像与联想,老师相信,像你这样用心的孩子是不会辜负春天的。
颜佳霓: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是雨“密密地斜织着”,雨中的房屋却“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我觉得这种感觉很特别,春雨是密密麻麻的,房屋却是稀稀疏疏的;春雨淅浙沥沥的,房屋却安安静静的。
师:你真是慧眼独具!竟然发现了这么美丽的一处!是的,疏密结合,动静结合,使画面平添了许多魅力。
张倬贤:我最喜欢的一处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话里边包含了除声音以外所有的内容:有画面,有气息,有气氛,有感觉。先说画面,这句话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一个高山上,许多树都开满了花,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然后它还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各种各样的花都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令人感觉非常的……非常的……(此处老师接话道:“沁人心脾,对吗严)对,沁人心脾。再就是气氛,那些花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开放,像是一群淘气的孩子,在那儿争着展现自己的美丽,那种争先恐后的气氛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些花儿好可爱啊!
师:是啊,她们固执地层示着自己的美丽,只是为了装点春天。
王方国:我也说这句。但是我的理解和感受有些不同。百花齐放的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从这些花儿我想到,人生也应该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竞争意识,否则我们就将会落伍,赶不上大家。
师:对呀,在人生的春天,我们也要像春花一样赶得上趟儿,珍惜大好春光,实现人生价值,可别落后了呀!
康倩倩: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就感觉到有一阵阵柔和的春风吹进我的胸怀,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
师:嗯,作者把春风的吹拂比作母亲的抚摸,充满了慈爱和温暖的抚摸。
马彬彬: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是城里乡下许许多多的小孩、大人迎接春天的到来,也赶趟儿似的都出来了,借着春天这样一个美好的开始,让自己得到更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喜欢那种热闹、欢快、轻松的气氛。
师:嗯,老师也很喜欢这种气氛,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全景,这幅全景中的人们,不仅热闹、欢快、轻松,而且还是积极向上的,瞧,他们“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也要趁着人生的春光,赶快生活呀!
朱华伦: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作者将春雨比喻成牛毛、花针、细丝,分别表现了春雨的密、亮、细,连绵的春雨既不像夏雨那样气势磅礴,也不像冬雨那样冷酷无情,它正好代表了我对春天的整体感受。
点评:以上环节是以一种开放性的活动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摈弃了传统的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彼此割裂的片面解读,而是在春天整体的意境中去寻找、发现、感受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强调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在成长着,学生的感知在提升着,整个环节的流程是动态的,有层次的,所以从这个环节过渡到以下对于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评价环节就是水到渠成的。
师:听了朱华伦同学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已经不满足于对课文的形象体验,而已经开始渴望进行深入的探究了,好,老师给你们机会,请你们评一评作者的表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说(点击课件显示):
评表达:
我认为最妙的词语:
我认为最美的句式:
我认为最妙的修辞:
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
我认为最清楚的层次:
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
王薪懿: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是“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分别写出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让人感觉到了春天所特有的气息。
师:你很善于发现美。这两个词不仅从内容上表现了小草的美丽,还通过叠音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喜爱的真情。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叠词。
卢祝靓子:我认为最妙的词是“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字,既有声音,又有形象,还表现了蜜蜂像孩子一样地活泼好动。
师:嗯,这里既写了视觉的感受,又写了听觉的感受,你不仅善于发现,还很善于联想,把蜜蜂和孩子联系了起来,很好!
玛 杰:我认为最妙的词是“散在草丛里”的“散”,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十分随意、自然,像是天然点缀,不是人工刻意装饰的。
师:噢,也许是天女散花吧!你想得真好!
佘冬阳: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是这样一处:“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种景象在农村虽然是很常见的,但是,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写出了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象:如果把这些景物放到大城市里,也许人们会 …… 此处隐藏:11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理想》课时训练(理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