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旅游手册(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15.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距广安门10公里,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近810年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桥东西长266.5米,南北宽9.3米,全用白石砌成,有桥拱11个,桥畔有石碑两座:一座记载着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上是清乾隆皇帝亲题的“卢沟晓月”四字。“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看晓月要在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桥两旁有280根汉白玉栏杆,每根柱头上都有雕工精巧、神态各异的石狮,或静卧,或嬉戏,或张牙舞爪,更有许多小狮子,或爬在雄狮背上,或偎在母狮膝下;其数目极难确定,据说共有485只,也有人说是498只,游人若有兴致,不妨自己去数数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响起了第一声抗日炮声,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揭开序幕。卢沟桥史料陈列馆于1981年7月7日在桥头正式对外开放。198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落成。纪念馆台阶上有一座高4米的艺术雕塑----《狮醒》,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票价:10元
交通:公交309、339路可达。
16.十三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区域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明朝迁都北京后,有十三位皇帝埋葬在此,故称十三陵。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明十三陵中,从永乐七年(1409年)营建的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的思陵,时间跨度长达二百余年。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着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此间共葬有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一名贵妃和数十名殉葬宫人。
陵区内还曾建有妃子墓七座、太监墓一座和行宫、苑囿、石牌坊、大宫门、碑楼、神道等附属建筑。
交通:最佳选择是坐一日游的车子如游1、游2、游3、游4、游5路都可到,不过这样就不能去昭陵了。也可以乘公交车到昌平,再换乘小巴去昭陵,也可打车前往,车费约10元。自驾车从马甸上八达岭高速后,到昌平环岛后按路标行驶。
门票:
神路淡季15元,旺季20元
昭陵20元
定陵淡季35元,旺季40元
长陵淡季20元,旺季30元
17.潭柘寺
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宝珠峰山坳,距北京城40多公里,始建于晋代,是北京地区历史最久远的寺庙,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建燕京城”一说。因寺院后有龙潭,前有柘树,故得名潭柘寺。
寺院依山而建,殿宇宏伟,建筑格局分为东、西、中三路。中路建筑金碧辉煌,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大雄宝殿大脊两端的碧绿琉璃鸱吻高2.9米,是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