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技术试题(6)

时间:2025-07-11

磁吸力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若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m,载波频率为f0,那么fm与f0应满足什么关系?原因何在?

若调制信号为瞬态信号(连续谱,信号最高频率fm),则调幅波的频谱也是连续谱,位于f0± fm之间。只有f0>>fm,频谱不会产生交叠现象。为了正确进行信号调制,调幅信号的频宽(2fm)相对于中心频率(载波频率f0)应越小越好,实际载波频率通常f0≥10fm。

测量、测试、计量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属性和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测试:意义更为广泛的测量——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

计量: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说明各类误差的性质、特点及其对 测量结果的影响。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误差分类:随机误差(由特定原因引起、具有一定因果关系并按确定规律产生,再现性)、系统误差(因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随机产生、偶然性)、粗大误差(系统各组成环节发生异常和故障等引起)。

误差表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真值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准周期信号与周期信号有何异同之处?与非周期信号有何异同之处?满足什么要求简谐信号才能叠

加成周期信号?该信号的周期如何确定?

准周期信号: 由多个周期信号合成,各信号周期没有最小公倍数。频谱离散。

周期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重复出现的信号,由多个周期信号合成,各信号周期有最小公倍数。频谱离散。

非周期信号:不会重复出现的信号,包括准周期信号、瞬态信号。其中准周期信号频谱离散,瞬态信号频谱连续。

各简谐信号周期有最小公倍数才能叠加成周期信号。该信号周期为各信号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应如何针对具体情况选

用?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其敏感栅发生几何尺寸改变,使金属丝的电阻值随其变形而改变,即电阻应变效应,产生(1+2μ)εx项。而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沿某一方向受到外加载荷作用时,由应力引起电阻率的变化,即压阻效应,产生πL Eεx 项。

两种应变片相比,半导体应变片最突出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另外,由于机械滞后小、横向效应小及本身的体积小等特点,扩大了半导体应变片的使用范围,最大缺点是温度稳定性差、灵敏度离散度大,在较大应变作用下,非线性误差大等,给使用带来困难。

当测量较小应变值时,应选用根据压阻效应工作的半导体应变片,而测量大应变值时应选用根据应变效应工作的金属电阻应变片。

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消除误差?

由温度引起应变片电阻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敏感栅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即电阻温度效应;二是由于敏感栅和试件线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电阻变化。

进行温度补偿,消除误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温度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和热敏电阻补偿法。温度自补偿法是通过精心选配敏感栅材料与结构参数来实现温度补偿;桥路补偿法是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来达到补偿的目的;热敏电阻补偿法是使电桥的输入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从而提高电桥的输出电压。 涡流的形成范围和渗透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被测体对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何影响?

涡流形成范围:径向为线圈外径的1.8~2.5倍,且分布不均匀,与线圈外径D有关;涡流贯穿深度有限,深度一般可用经验公式求得,与导体电阻率、相对导磁率和激励频率有关。

涡流效应与被测导体电阻率、导磁率、几何形状与表面状况有关,因此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也与上述被测体的因素有关。

涡流式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电涡流式传感器能对位移、厚度、表面温度、速度、应力、材料损伤等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另外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