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3)

时间:2025-04-20

设想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成型加工三门实验课程有机地串联起来,组建成一门包括从高分子材料设计(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子设计、性能模拟) 、聚合物合成、性能测试(物性表征) 到加工成型(制作成高分子材料制品) ,能环环相扣、互动式的、柔性化的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提出了初步的实践方案。

 第7期高  分  子  通  报 67 明浆料,然后让学生将准备好的银杏叶或小画(照)片放到模具中,倒入预聚合产物进行灌浆、封口、加热固化,脱模后就得到一个自制的美丽画框。有的学生还饶有兴趣的将“画框”打磨、抛光、钻孔,制成钥匙牌、台历板等,后来的同学还嵌入日期条或赠言作为纪念品保存,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不但对高分子而且对环氧树脂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实验教学方式虽然看起来没有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规范、整齐,也对任课教师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工作量,但学生的兴趣却空前高涨,对实验的认识也大大加深。

5 改指导性为互动性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是作者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作者认为要把课堂教学搞活,首先要求教师的思想要“活”,指导实验课的教师要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在实验过程中既要做引导者,又要做个合作者,不能象讲授课一样只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动手、探讨。其次是对实验课堂不能要求象授课教室一样做到鸦雀无声,,,允许提不同意见,教师也要注意听学生的意见,和他们交谈。

6 ,,对那些已不常使用的实验技术,要下决心从教学实验中删去。实验中,实验教材和讲义上都是先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β与乙二醇发生酯交换生成(对苯二甲酸二22羟乙酯)BHET,然后再用BHET在高温、真空条件下熔融缩聚

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实际上这种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已不再使用,如果在实验教学中还采用此方法,学生毕业后到实际工厂中根本见不到,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所学不能得到所用。作者就将实验改为用精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在高温、高压直接酯化,然后缩聚成PET的连续工艺,让学生感到了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另外在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都是应用超前于理论。高分子科学的应用性很强,很多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可能还根本没有找到理论依据,况且高分子科学的理论也很不完善,经验性很强,所以高分子科学实验一定要结合时代特征,尽量开设最先进、最实用的实验题目,使其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

7 开发应用型实验、培养进取创新精神

高分子科学实验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尤其是开发一些能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型实验,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高分子科学实验的实用价值,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例如,作者在综合实验中将以前的“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实验改为“环保型纸张粘接剂的制备”,这个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应用性很强。在实验前一周,作者告知学生实验题目,做了指导性建议(可以用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也可以用聚乙烯醇缩醛化,还可以用淀粉改性等),让他们做完实验后相互比较自己制备的粘接剂的环保性、生产难易程度、质量、成本等。很多学生并没有采用实验教材和讲义上提供的参考方案,而是自己去查阅相关文献,拟出方案来跟老师探讨。实验完后发现学生们做的粘接剂虽然质量都不是很好,但他们在各自的实验中都溶进很多自己的思想,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实验教学的内容也得到了延伸。

串连互动式的柔性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虽然可促使学生积极投入、主动配合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综合能力,但还有待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参考文献:

[1] 张其锦.教育与现代化,1995(3),28~30.

[2] 萧聪明.高分子通报,2006(1),70~72.

[3] 庄启昕,承建军,韩哲文.化工高等教育,2005,86(4),69~70.

高分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