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6)

时间:2025-07-11

中不愿意受文体约束,自以为是,信笔挥洒的考生,不能 不说是敲响了警钟. 07年山东卷作文题,比较恰当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围绕"表达与交流"提 出的六项要求.既可以考查学生在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基本能力,也 可以让学生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个性体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展示.

2006年高考作文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详解 

今年山东高考悄然回归材料作文。虽然还是富有文化个性的寓意作文,但和去年的寓言故事比起来,今年的诗歌更难理解和把握。2005年的“双赢的智慧”是一篇标准的话题作文,把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理置于现代生活场景之中,规范明确可操作性强。而今年的诗歌语言含蓄,意义蕴藉,感情强烈,且没有明确的引导语来表明命题者的意图,加上考生平时疏忽审题的训练,考场中出现了大量的离题、偏题作文,以致一个文化大省没出现太多的满分作文,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也正如命题者所说的那样“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本篇作文的难点就在于正确的认知材料,分析诗歌的寓意。那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呢?据诗人雷抒雁介绍,“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主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和感悟的方面比较多,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距离与认知的关系,盲目的向往和崇拜,等等。

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我们的思维:

1.看待问题的角度古诗里就告诫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复杂的现实世界更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以正确地认知世界。从“远”的角度去理解,“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可以联想到“距离产生美”;从近处看,“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则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脚踏实地、深入地看问题”;或把两者结合起来谈“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片面地看待问题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全面辩证才能避免迷信和盲目崇拜,正确认识自我和认知世界。

2.理智与情感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等等;迷信权威,而束缚了自己的视野。

3.重新认识我们曾经有过一些认识,如今又有了不同的新发现。过去,我们没有人到过或者观察过外星体,星星在我们仰头注视时,是晶莹,透亮一如没有纤瑕的宝石;仔细地、就近了解了星星之后,才知道那里是充满灰尘、石渣的另一个世界,和地球一样复杂,充斥着污秽,甚至灾难。比如象牙塔内的腐败,医疗改革中的黑洞等,耀眼的光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重新认识可让我们找回真正的自我、完美的世界。

4.现象与本质,现实与幻想的差异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错觉;这也让我们无法真实地认识事物本身存在的缺点和瑕疵。而且,当我们总是仰视时,就会产生崇拜和迷信,以为泥土和垃圾只在地上。星星不发光,只是反射阳光,是“借光”,亮晶晶地让人们以为那光是它自身的,也很有些“狐假虎威”。比如我们怀着憧憬起程,带着梦想拼搏的时候,更多的是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现实与幻想的差异让我们身心疲惫。

在具体的写作中,很多考生脱离或误解了所给诗歌的寓意,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更有甚者,仅仅看到了“那儿有灰尘、石渣”这句话,就把立意定为了呼吁环境保护,让人啼笑皆非。命题者把一个成人的思维强加到涉世未深的高中学生身上,也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但让考生思考这样的问题,

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