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0(3)

时间:2025-07-11

小抄

其原因是停顿是肌肉及肌腱中的弹性成分产生了松弛,如果停顿时间大于松弛时间,则肌肉产生的被动张力完全耗散掉,后继动作就只能单纯依靠肌肉收缩力来完成。

4肌肉收缩前的长度与主动及被动张力的关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①当肌肉处于平衡长度,肌肉不收缩,则总张力为零。

②当肌肉处于静息长度,肌肉收缩,则总张力为被动张力与主动张力之生物叠加,此时肌肉总张力最大。

③当肌肉过于拉长,肌肉收缩,此时主动张力下降,有可能导致总张力下降。

5建立人体惯性参数模型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人体惯性参数模型是广泛使用人体尺寸计算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通用方法。其目的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人体尺寸库中的数据,测算人体个环节的惯性参数;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某一个体通过体表尺寸计算各环节的惯性参数。人体惯性参数模型的建立,对把人体运动的规律研究推进到数学化、计算计化,促进体育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具有现实意义。

6举例说明影响平衡稳定性的各项因素?

(1)支撑面 支撑面越大物体平衡的稳定性越好。如两脚分腿站立比两脚并立平衡的稳定性好。

(2)重心高度 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稳定角越大,稳定性越好。在武术等项目中,就必须加大在对手方向的稳定

角,达到对抗方向的稳定角。

(3)体重 同等条件下,体重越大,稳定性越好。

7影响人体平衡动作的生物学因素?

(1)人体不能绝对静止。(2)人体有效支撑面小于支撑面。(3)人体姿势的改变可以调节平衡。(4)人体平衡动作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8举例说明根据平衡的稳定程度可把人体平衡分为几种?

(1)稳定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自然恢复平衡位置,而不需要通过肌肉收缩恢复平衡。如单杠的悬垂动作。

(2)不稳定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不仅不能恢复平衡位置,而且更加偏离平衡位置。如单臂手倒立动作。

(3)随遇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不仅不恢复平衡位置,也不继续偏离平衡位置,而是在新的位置上保持平衡。

(4)有限度的稳定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一定限度内的偏离平衡位置,当外力撤除时,人体可恢复平衡状态,但偏离平衡位置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失去平衡。

9什么叫参考体?参考体有何作用?在拍摄现场如何设置参考体?

运动物体的参照物体叫参考体。可以是涂有黑白相间颜色的标杆或反差分明的黑白胶布,也可以是现场中合适的固定不动的物体。 作用:为了确定影片图象的坐标原点,建立图象坐标系,以便在影片图象的解析时获取各幅影片中人体测量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设置:在定点拍摄时设置一个参考体就可以了,因为它只需要一个坐标系,而在扫描拍摄中,由于拍摄范围大,需要多个参考体,建立多个坐标系,最后进行坐标换算。参考体一般设置在运动平面的前面或后面,以靠近运动平面而又不影响人体运动为原则。在设置多个参考体时,要求设置在与运动平面平等的一个平面内,以减小误差。

10简述影响投掷运动员出手速度的因素。

投掷出手速度是由助跑、引臂或滑步、转体时力作用的时间长短、工作距离长短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1跳跃项目中助跑的作用是什么?

起跳前给人体适宜的初速度,为缩短起跳时间,提高肌肉的势能及增强起跳力创造条件。为起跳时身体处于最佳姿态作好准备,形成运动员与起跳板相互作用的最佳条件。

12试述香蕉球的力学原理。

当球体受到一个偏心力,在流体中即有平动又转动,由于球体表面并非光滑,和空气本身具有粘滞性,使空气在球体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环层流,随着球体一起转动;在球体的上方,环流的方向与空气流向相同,在球体的下方,环流的方向与空气流向相反,所以上方的速度大于下方的速度,由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可知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从而造成压力差,上方压力小于下方压力,由此,将改变球的运动方向,使球的运动轨迹向上偏转。 13简述跳高起跳时,双臂和腿加速积极上摆的力学意义?

(1)双臂和腿加速上摆产生向下的加速度,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2)此力可以增大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3)支撑反作用力的增大,可使人体向上的加速度增大,从而有利于提高起跳速度。

14简述弯道跑和弯道滑冰时,运动员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体倾向圆心?

运动生物力学0(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