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期末复习(11)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2、扩散的方向是自浓度低的向浓度高的方向进行,直至各处浓度均匀后为止。错误。扩散的方向是自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方向进行,直至各处浓度均匀后为止。
3、气体、液体、固体的物质传输方式都为对流和扩散。
错误。气体、液体的物质传输方式为对流和扩散,而固体的物质传输方式的唯一机制为扩散。
1)何谓原子的醉步?(P145)
扩散不是原子的定向跃迁过程,实际上,每个扩散原子都走着迂回曲折的路。扩散原子的这种随机跃迁过程,被称为原子的醉步。
2简述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的定义。(P150)
菲克第一定律:在扩散过程中,物质的扩散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所输送的物质量是和这个物质横跨这一截面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菲克第二定律:设在扩散介质内,垂直于扩散方向横截出一个元体积,根据进入这个体积的物质量减去流出这个体积的物质量必然等于积存在这个体积内的物质量。在扩散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计算,可以得出,物质流入元体积的速率,减去流出的速率,应等于这个体积内物质的积存速率。
•计算:已知铜在铝中的扩散常数D。=0.84×10^-5m2/s,Q=136×10^3 J/mol ,试计算在477℃和497℃时铜在铝中的扩散系数。(P154公式)答: 477℃时, D = D0·exp(-Q/RT) = 0.84×10^-5 e(-136×10^3
/(8.314×750))
m2/s=2.83×10^-15m2/s
497℃时, D = Do·exp(-Q/RT) = 0.84×10^-5 e(-136×10^3
/(8.314×770))
m2/s=4.99×10^-15m2/s
第八章(上)
1,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冷却下来,让其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等温、连续C-曲线。
2,转变产物(P、B、M)的特征、性能特点:片状P体,片层间距越小,强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粒状P体,Fe3C颗粒越细小,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越高。第二相的数量越多,对塑性的危害越大;
片状与粒状相比,片状强度高,塑性、韧性差;上贝氏体为羽毛状,亚结构为位错,韧性差;下贝氏体为黑针状或竹叶状,亚结构为位错,位错密度高于上贝氏体,综合机械性能好;低碳马氏体为板条状,亚结构为位错,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碳马氏体为片状,亚结构为孪
晶,强度硬度高,塑性和韧性差。
▪3,钢的热处理中六个重要的温度参数:
▪ A1 A3 Acm ;
▪ Ac1 Ac3 Accm ——加热过程
▪ Ar1 Ar3 Arcm ——冷却过程
▪
▪4,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
2、原始组织的影响
3、化学成分的影响
▪5,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1、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
2、加热速度
3、钢中含碳量的影响
4、脱氧剂及合金元素的影响
6,、原始组织的影响四个阶段:
(1)奥氏体形核:奥氏体在F—Fe3C 界面上形核(10秒)
(2)奥氏体长大:奥氏体向 F 及 Fe3C 两侧长大(几百秒)
(3)残留渗碳体的溶解(千秒)
(4)奥氏体的均匀化 (万秒)
上一篇: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下一篇:健美操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