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超值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 课后记
1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2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简单 ,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
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 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 点注意 了内涵的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4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
第二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活画,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学法引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
课堂教学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启发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可能引起学生不同审美反应,即有的认为美,有的认为不美的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评述。
2、通过谈话说明,理性知识基础或理性认知与感性知觉的紧密联系,从而指出在美术欣赏中也在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比较准确的评价。
三 授新课
启发引导阶段
1、 先择如《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最后的晚餐》、等作品,结合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
的有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作品通过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理念和意蕴。
4、 艺术中的具象形式与抽象形式:
具象形式 抽象形式
内容具体 内容不具体
再现客观形象 表现主观情感
刻划真实美
反映形式美(线条、形体、色彩)
三、课堂小结:
自然、生活和艺术中有很多抽象的形式,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抽象化的点、线、面、色彩等因素的组合,它们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上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之礼仪差异
下一篇:美国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