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三)
③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
④⑤⑥⑦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
⑧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刘安世传》)
【注释】①安世:即刘安世,宋代大臣。②除:被授予官职。③白母:禀告母亲。④在言路:指当谏官。⑤明目张胆:主持公道,敢作敢为。⑥触忤:触怒(皇帝)。⑦主上:皇帝。⑧蓄缩悚汗:缩着头颈,吓出冷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 ..①②
B.或帝盛怒/或异二者之为 ..
C.伺怒稍解/伺其欣悦 ..
D.入白母曰/入则无法家拂士 ..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职多年,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道。
B.在职累了,神色严肃在早上,帮助公道。
C.在职的岁月累了,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道。
D.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安世不想接受谏官这一官职任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刘安世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段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
①②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注释】①烦且:良马名。②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趋驾烦且之乘 乘:__________ .
(2)尽释车而走 释:__________ .
2.对句子“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以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
B.用烦且的马和韩枢的巧合,以为不如下车走。
C.凭着烦且这样的马和韩枢的巧合,是可以走下去的。
D.凭着烦且的良好技能和马夫的技巧,还是不走下去好。
3.文章画线句子写出了景公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用恰当的俗语、成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①②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
“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
③④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
下一篇:人生哲理小故事七个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