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观 月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①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②③④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
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②尽却:全部退去。③童隶:书童仆役。④正黄:纯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临水之观,宜独往 宜:__________ .
(2)其具是四美者与 是:__________ .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色没有小云,月亮如同白昼。
B.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C.天上没有云彩,月亮是白昼。
D.天上没有细云,月光白白的。
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盖 中 秋 之 月 临 水 之 观 独 往 而 远 人 于 是 为 备
(二)
①②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
③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
④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③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④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朝议遣玄北讨 讨:__________ .
(2)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匿:__________ .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已经像恶狼一样吃了梁州、岐山,又看老虎在淮南。
B.已经吃了梁州、岐山的狼,又在看淮阴的虎。
C.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大领土。
D.已经吞噬了梁州、岐山的狼,又看了淮阴的老虎。
3.国家危亡之时,郗超力排众议,支持谢玄,从中可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写“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对塑造郗超形象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篇:人生哲理小故事七个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