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和方法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和方法
1. 护理人员具有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科学的进步、人们自我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医保制度的改革使社会对医院的要求与期望值越来越高,从而对医疗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性服务,它是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护理人员个体的专业技术水平、理论水平、道德水准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使得护理纠纷频发。因而积极采取防范手段、加强医疗法规学习,让护理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不仅保护了病人,也保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道德是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在坚持依法治医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教育①。诸法皆由道德而生,新时期道德的发展推进法律的发展,二者紧密相关。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应对专业道德修养有所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多为独立完成,缺乏相应的监督,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从业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及理论构成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具体工作行为得以表现。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准无疑将促进守法的自觉性。
学习法律知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竞争的激烈使人们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从而能引起疾病谱的改变,新的、未被人们了解的疾病日益增多,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新的科学技术与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也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学习相关的法律的知识,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方法:
2.1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目前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法律知识,继续教育中也很少涉及②。临床往往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虽然印象深刻,但不易使其系统掌握法律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护士明确在其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并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保护自己。
2.2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综合素质:
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是降低法律风险的根本条件。临床护理工作有很强的时效性,往往分秒必争,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挑战,而专业的知识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的必要前提。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完备自身知识体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
2.3完善护理记录:
医疗文件反映了病人及治疗的全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原始文字记录,是法律的证明文件,发生医疗纠纷时,在调查过程中需要依靠其中的记载,以判断是非③。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护理记录与实际措施不符、护理记录与医师记录不符、实施护理后无记录、护理记录的随意性与不及时性、书写护理记录因素不慎重等现象,为护理工作埋下隐患,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能够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规避法律风险,保护好自身的权益。
2.4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
病人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依赖性过大、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病人生活环境、背景的差异、不同护理人员的年龄、社会阅历和经验、综合素质、临床经验等因素的差异均导致护患之间沟通有效性的降低,易于使病人产生不满情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沉着冷静、果断有效,使病人在高度危险的环境中产生安全和信任感,同时始终以理性的态度抑制非理性的冲动,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④。
上一篇:《科学爱眼》
下一篇:如何避免被应聘者“放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