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场所进入及救助演习(2)

时间:2025-07-09

4、主管负责人和/或值班负责人随时记录进出封闭场所内的人员名单及其进出时间。主管负责

人进入封闭场所时由值班负责人(驾驶员或轮机员)负责记录。

5、按照预先约定的___分钟时间间隔进行报告联系,确认工作正常,否则通知入舱人员撤离。 6、大副或舱口值班人员经常检测舱气含量并确认在安全范围,否则通知入舱人员撤离。

7、机舱/驾驶台值班人员随时关注通风及作业进程,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常及时通知入舱人员撤离。

8、舱口看护人员任何情况下不得离开现场。因某种特殊原因影响其看护任务时必须先通知入舱人员安全撤离后才可以离开。

9、舱内作业人员不论何种原因感到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撤离,若对仅凭个人力量安全撤离有所怀疑应毫不犹豫地通知舱口看护人员或驾驶台及机舱值班人员立即启动救助程序。

10、舱内作业人员在现场发现存在风险评估时未考虑到的影响作业安全的特殊情况应立即暂停作业并通知所有入舱人员撤离,将所发现的情况报告作业负责人,待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恢复作业。

11、作业中断后再次进入封闭场所前,必须再次测氧、测爆、必要时进行复查并记录。

12、作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内没有完成,应重新按照规定程序签发新的许可证;作业完成后由主管负责人及时取消许可证。

四、工作结束

1、工作结束后,作业负责人或委托他人检查核实作业完成情况,通知入舱人员撤离。 2、作业负责人确认入舱作业达到预期目标且入舱人员全部安全撤离后通知封闭舱室。 3、通知值班负责人作业结束,由监护人负责记录封闭场所重新封闭的时间 4、注销作业许可证

5、恢复“封闭舱室,未经许可禁止进入”标记标牌。

五、在已知或怀疑舱气不符合安全进入条件时进入封闭场所

1、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无其他可行的、安全的方法存在时才可以考虑。且必须获得公司的许可。 2、船长签发一份声明,说明该作业无其他安全方法可选择且为必须。 3、实施风险评估,并与公司商议指定作业的安全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

4、务必使用正压型呼吸器且有关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使用呼吸器具的良好培训。 5、所需入舱作业时间(包括进出时间)应短于呼吸器具可使用时间,且入舱人员应接好救生绳。 6、入舱人员知晓处于这种险恶舱气环境中取下他们的呼吸器面具所造成的危险后果,一旦低压报警,不论作业是否完成都必须立即撤离 7、作业负责人必须连续地监督作业的进行

8、尽可能提供通风,严禁一切可导致爆炸的热源、电源及静电。 9、确认有关人员理解并同意的通讯方法

10、封闭场所外部备有整套呼吸器、复苏器和救护器材,并有穿戴呼吸器的后备人员在场,有足够的备用气瓶,移动空压机随时可以给气瓶补充新鲜空气。

11、暂停所有不必要的作业;对必须进行的作业要采取可以避免起火危险的方式进行。 12、入舱人数控制在适应于所进行作业的最少人数

13、所有作业协作人员及救助人员就位后,在作业负责人指令下才可进行入舱作业。 14、后备人员携带呼吸器和备用钢瓶做好准备。

封闭场所进入及救助演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