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场所进入及救助演习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封闭场所进入及救助程序
一、审批前准备
1、进行风险评估,若通过清洁、通风可以满足安全进入要求,则进行第2步;否则直接进入第五步
2、用盲板封闭或其他隔离方法隔离接通该场所的所有管路、阀门、电源/电器设备并固定妥当以防止它们被意外打开。 3、清洁该场所
4、进行彻底的机械通风
5、暂停通风大约10分钟后,从几个不同深度和通过尽可能多的开口进行舱气取样检测,并在“测氧测爆记录表”中详细记录气体的检测情况(特殊的毒性污染物质如苯和硫化氢等的检测,应根据该场所先前装载过的产品的性质来进行) 氧气体积比____(21%) 烃气____%LFL(低于1%) 苯ppm(TLV-TWA: 1ppm)
硫化氢_____ppm (TLV-TWA:5ppm) 一氧化碳____ppm (TLV-TWA:25ppm) 其他指明气体种类及其浓度)
6、若检测后达到安全进入要求,则进入步骤二,否则检查并重复2~5项操作,直至达到安全进入要求
二、进入前审批
1、对该场所连续通风并定期进行舱气检测(水动力风机;压载舱移动式冲惰系统) 2、对该场所准备足够的照明
3、在该场所的入口处,配备救助器材和复苏器具以便随时使用,三副确保移动空压机随时可给备用气瓶充气
4、指定专人在该场所的入口处负责照管
5、建立并试验相关各方之间的联系,确定联系间隔,统一应急联系信号
6、确定紧急处理和撤离的方法,若风险超出预期随时中断操作并确认有关人员理解明白 7、确认所使用的设备都属认可的类型,并且进入之前检查工况都正常 8、确认个人着装合适的防静电工作服
9、检查确认并填写《封闭场所进入许可证》第一部分项目,船长签发入舱许可证。(不超过12小时的持续时间)
三、进入封闭场所作业
1、船长或主管负责人和进入封闭场所人员联合进行进入前检查
对封闭场所及相关的处所进行持续有效地通风换气 进入封闭场所的人员熟悉氧气呼吸器的使用
氧气呼吸器仪表和气量、低压声响报警、面罩在正压情况下不漏气经过检查正常 入口现场备有足量的充足气的备用气瓶
将进入安排通知值班负责人(驾驶台、机舱、货控室);试验联系方式和应急联系信号 所有进入密闭场所的人员已经配备救助护具和救生索
罗伯逊担架和/或其他救助器材、复苏器具和其他救生设备在舱口附近处于待用状态 EEBD设备随身携带或由协助人员吊放至作业处所附近
再次检测舱内气体含量确认在安全范围并在“测氧测爆记录表”中详细记录 应急反应急救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确认个人气体检测仪器(测氧、测爆仪、测毒仪)的读数准确并随身携带好
2、由所有进入封闭场所的人对照《封闭场所进入许可证》第二、第三部分项目检查确认,做好记录
3、入舱作业人员合适着装后按计划入舱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