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检教学大纲--妇产科学(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性激素的代谢及生理作用,月经的临床表现及、周期的调节,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课程内容】
一、简诉妇女一生中各个阶段的生理特点。 二、叙述月经的临床表现及周期性调节。
三、讲解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卵巢内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萎缩;卵巢内分泌功能;雌激素、孕激素合成过程及其代谢、作用机理及生理作用。
四、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阴道粘膜、宫颈粘液及输卵管等)。 五、讲解在月经周期调节机制中,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相互间的关系,强调调节机制中的神经内分泌统一作用。
六、其他内分泌腺(肾上腺、甲状腺、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
一、卵巢的周期性调节,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月经的调节机理及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相互关系。 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考核要求】
一、掌握: 月经的临床表现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调节。
二、熟悉:月经的调节机理及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相互关系。 三、了解:性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生殖轴及其功能调节。
【复习思考题】
一、叙述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简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第二章 妊娠生理及诊断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胎盘、羊水的形成及功能,早、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妊娠的表现和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判断,熟悉妊娠的分期。
【课程内容】
一、受精卵的运行、发育、着床的过程;
二、胎盘、胎膜的形成,胎盘的血循环,足月胎盘的特点,胎盘功能监测方法及临床意义,胎盘内分泌功能;
三、羊水性质、成分,羊水检查在产前诊断及胎儿状况测定方面的应用; 四、胎儿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五、妊娠各期诊断:分期;病史与症状;检查与体征;辅助检查(妊娠试验、B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