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冲回等手段从而达到操控利润的目的。
5.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判断。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样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计量概念, 作为会计计量的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上却不能保证能提高或不会减弱。
6.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不确定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有人认为,如果波动性存在,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 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公允价值可靠性难以控制 公允价值主要是通过市场确认的,如果两个交易主体之间除了交易事项之外没有其他利害关系,那么他们的交易价格被认为是公允的。但是在现实中企业与其关联方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上市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会计主体自己来确定,所以人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价值的公允性。在实践中,有少数企业不考虑公允与否,把公允价值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比如通过资产减值以及以后的减值冲回等手段从而达到操控利润的目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计量概念,作为会计计量的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上却不能保证能提高或不会减弱。
(五)与盈余管理动机的纠结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最大障碍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可能会在短期内使企业管理当局甚至现有的投资者受益,但是如果考虑到潜在的投资者、整个市场环境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盈余管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是造成盈余管理的原因,但却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手段,运用估价技术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充满了主观判断和估计,只要在输入变量上“稍做手脚”,所得出的结果就有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别。我国在2001年对公允价值紧急“叫停”
下一篇:住院护士工作站操作要点(精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