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在公允价值的披露方面,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许多国家和组织的做法,可以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编制利润表,也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不仅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同时也避免了利润表中收益的波动较大的问题。而且,报表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对利润表中的期末净收益与全面收益表中的期末全面收益的比较,结合现金流量,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也可以减少企业操纵利润的动机。
3.7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守法意识
新准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要从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两方面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信息质量的标准包括全面、实质、及时、可靠、可比;信息内容的标准包括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策略及做法、风险管理量化信息、会计政策以及主体业务经营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这将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新准则需要会计人员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将直接增加企业准确、一致地进行业务核算的难度,甚至会出现情况相同而会计处理完全相反的现象。公允价值的确定,有赖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最近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抑或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用于折现现金流量的利率的选择都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公允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合理估计和很好地运用。因此,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具有公允价值观念,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的会计人员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也是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成本,应用公允价值的需要。
下一篇:住院护士工作站操作要点(精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