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自由观基本内核再析(2)

时间:2025-07-13

魏文静,刘志远:卢梭自由观基本内核再析

与套在人身上的种种枷锁、不平等相区分、做斗争,简言之,人在社会生括中服从经自己同意的法律,道德生活中听从良心的呼唤,卢梭称这样的人为公民,他认为只有公民才配享有自由.从卢梭的概括性论断里,我们可以分析出自由的以下涵义:自由意味着自主,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要服从自己订立的规律.为了寻找这些规律,人必须认识自己以与自己的不自觉状态相区分.

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自然的、契约的和道德的自由.这三种自由涉及到人类的两种状态,即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自然自由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当自然状态不复存在时,自然自由也随之消失.契约自由和道德自由则属于社会状态下的自由.

天然状态下,自然人(原人)服从自然法则:自爱和怜悯.自然人智力低下,理性尚未发出来,缺乏自我意识,听凭情感行事.自然的自由体现为感性的任意性,沉醉于大自然里的自我没有做主人的欲求和意识,原人所拥有的自由并不等于自主,更谈不上自我认识,他们的自由特指基于没有私人占有制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平等状态.

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当中,卢梭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状态的恬静、自由的景象.在自然状态之下,人们彼此独立,完全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自由地生活,他们没有固定的场所,彼此之间尽管会发生一些联系,但也只是偶然性的,不会维持长久.由于彼此之间的隔膜,语言对他们而言也不需要,他们仅仅借助本能的嗥叫而表达内心的情感.自然人尽管偶尔会有所发明,但也不会将这些发明流传下来,一代代都从最初开始.他们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感觉任何不便,因为他们对现在的一切没有感到丝毫的不满.自然人的欲望是极其有限的,他们不为自私自利的欲望所支配,而仅仅具有自爱心和怜悯心.由于这种有限的需要不超出其能力的界限,相反却与能力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因而他们在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条件下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即可实现其有限的欲望,对他人的依赖是不存在的.这也恰恰是自然人所以自由的最明显标志.

通过对自然人的描述,卢梭指出了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其一,自然自由是在人们彼此之间隔

膜的条件下实现的;其二,这种相互隔膜是建立在人们有限欲望的基础上.彼此间的隔膜使得人们不发生恒常性的关系,进而个人不会产生对他人的依赖性.这是自由的一个基本表现.但是,这种前社会的或前道德的自由一旦脱离人们有限欲望这一现实,随即也就会消失.正是因为有限欲望使得个人在不依赖他人的条件下能够获得自我满足,因而它阻止了人与人之间联合的可能性.在这一意义上,有限的欲望是人们得以保持自由的基础.在此,彼此隔膜的状况表明了自然状态的基本结构,有限的欲望表明了个体的内在基本状况.

在外在偶然因素的作用下,自然人那种彼此孤立的状态逐步为人与人之间异常密切的结合所取代.当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帮助便不能生活时,

自然自由便消失了,同时,由于借助外在因素的作

用,人的一切能力得以发展,随之而来的邪恶逐渐占据人的头脑,先前淳朴善良的人们逐步为自私自利之爱所统治.这样,原来自由、独立的自然人,现在由于改变了的自然环境与新增加的无节制的欲望,使得他“不得不受自然界的支配,特别是不得不受他的同类的支配.”L21

伴随着这种自然状态的消失,继之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冲突.一旦人类之间的联系不可避免地出现,人们将面临着重建自由的责任.鉴于自然状态调节着自然人的欲望与能力间的平衡,文明人也必然要求建构一种类似于自然状态的社会结构,使得他所获得的情感既不受自身盲目欲望的统治,也不为他人所奴役.这就是《社会契约论》的一个重要任务.

社会状态下,人自身的理性得到发展和不断完善,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政治、经济乃至精神的不平等,强烈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废除因受骗上当而被迫签订的社会契约,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契约.新的社会契约使得一个抽象的公共意志凌驾于个人意志之上,公意体现为法律,人们遵守法律,第一次自觉地承担起了义务,享受着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要寻找出~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像以往~样自由.””1

碱88

万方数据 

卢梭自由观基本内核再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