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2001~2007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

时间:2025-04-20

终结版生化与分子

C. 蛋白质为骨架,二层林脂分别附着与蛋白质的两侧D. 磷脂双层为骨架,蛋白质附着与表面或插入磷脂双层中

14.辅酶Q是____________

A. NADH脱氢酶的辅基 B. 电子传递链的载体C.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 D. 脱羧酶的辅酶

15.完整线粒体在状态4下的跨膜电位可达_____________

A. 1mv B. 10mv C. 100mv D. 200mv

16.基因有两条链,与mRNA序列相同(T代替U)的链叫做___________

A. 有义链 B. 反义链 C. 重链 D. cDNA链

17.一段寡聚合糖核苷酸TψCGm1Acmm5CC,其中含有几个修饰碱基(非修饰核苷):

A. 3个 B. 4 C. 5 D. 6

18.已知有的真核内含子能编码RNA,这类RNA是___________

A. 核小分子RNA(sn RNA) B. 核仁小分子RNA(sno RNA) C. 核不均一RNA(hnRNA)

19.别嘌呤醇可用于治疗痛风症,因为它是____________

A. 鸟嘌呤脱氨酶的抑制剂,减少尿酸的生成 B. 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减少尿酸的生成C. 尿酸氧化酶的激活剂,加速尿酸的降解

20.α-鹅膏覃碱能强烈抑制___________

A. 细菌RNA聚合酶 B. 真核RNA聚合酶 C. 细菌DNA聚合酶 D. 真核DNA聚合酶

21. 在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除了肽链形成本身以外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什么有关?

A. ATP的水解 B. GTP的水解 C. Camp的水解 D. 烟酰胺核苷酸参与

22. 基因重组就是DNA分子之间的:

A. 共价连接 B. 氢键连接 C. 离子键连接

23. DNA复制过程中双链的解开,主要靠什么作用__________

A. 引物合成酶 B. Dnase I C. 限制性内切酶 D. 拓扑异构酶

24. 包括中国在内,有很多国家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目前为止的进展情况如何?

A. 仅完成23对染色体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 B. 仅测定了7,10合22号染色体的核苷酸序列

C. 测定了人基因组3X10^9碱基的全序列,但只是一部"天书",无法知道它的全部意义

D. 测定了人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他们代表的遗传信息,已经了解大部分基因的功能

25. 催化转氨作用的转氨酶所含的辅基是:________

A. 磷酸吡哆醛 B. 泛酸 C. 烟酰胺 D. 硫氨素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

1. 胰岛素最初合成的单链多肽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是胰岛素的前体,称为_________

2. 原胶原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是一种三股螺旋,这是一种___________结构,其中每一股又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___结构.

3. 有一类不可逆抑制剂具有被酶激活的性质,被称为_________型不可逆抑制剂,又可被称作酶的_____________

4. "蛋白质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 蛋白激酶A的专一活化因子是Camp,蛋白激酶C的专一活化因子是__________,此外还有某类型的蛋白激酶可以由_______作为专一激活因子

6. 已阐明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膜固有蛋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仅写两个)

7. 霍乱毒素的受体是一种____________化合物

8. 线粒体内膜催化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的F1F0酶的F1部分的亚基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

9. 除了膜脂脂肪酰链的长度外,影响膜脂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10. 左旋的Z-DNA与右旋的B-DNA相比,前者的每对核苷酸之间的轴向距离_________于后者;前者的直径__________于后者

11. 已知二类核糖体失活蛋白(RIP)都是通过破坏核糖体大亚基RNA而使核糖体失活,这二类蛋白质分别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性

12. 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除了参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外,还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氨基酸代谢有关.

13. 大肠杆菌的启动子序列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信息.

14. 逆转录病毒含有单链RNA,感染细胞后转变成双链DNA,这种DNA必须__________,才能发生病毒的复制.

15. 真核RNA聚合酶I主要位于细胞__________中,合成大分子核糖体RNA前体

四.问答题(5X6)

1. 蛋白质化学测序法的原则和程序可归纳为哪5个阶段?(仅需写出阶段名称)

2. 在酶的醇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尽量减少酶活性的损失,因此操作过程通常要求在低温下进行.如果醇化一个热稳定(耐温)的酶,是否不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操作?请简述你的见解.

3. 由一个抑制剂抑制完整线粒体β-羟基丁酸或琥珀酸的氧化,但不抑制(维生素C+四甲基对苯二胺)的氧化,这个抑制剂的抑制部位应该在电子传递链的什么部位?为什么?

…… 此处隐藏:1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国科学院2001~2007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