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投资项目风险评价(2)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浅议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黄甦
1,2
(1、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2、九江学院外语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要: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体系在宗教信仰、饮食、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凝聚着各民族文化心理和智慧的词语必然反映这种
差别,为妥贴翻译英式词语,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词语;英译汉;译法词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含着大量的词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词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现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词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1英汉词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把这种字义最不易
可见文化的涵盖面很广,它是一个重要应付。”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的系统。
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词语所反映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生存环境的差异(1
词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breakfast根据Webster'sNewCollegeDictionary的解释,它是指一天中的第一餐饭特别指(而不止是指)“早饭”,thefirstmealofthedayesp.whentakeninthemorning.可见
“breakfast”与其翻译为下例中夕阳西下才吃的
早餐不如翻译为第一餐饭。
ItwaslateafternoonwhenIawoke;thesunwasbeginningtomovedowninthewest.Isatupandreachedforcigarette.Thebed-roomdoorwasclosed,butIcouldhearmusicfromtheradio.Ilitthecigaretteandwentin-tothebathroom.WhenIcameout,shewaswaitingformewithatrayinherhand.
“Getbackintobed,”shesaid.“Ihaveworktodo.”
“Getbackintobedandeatyourbreak-fast,”shesaidfirmly.“Youarenotworkingtoday.Youhavetoallowyourenergyparticlestoregroup.”
—HaroldRobbins:DreamsDieFirst——
NELBook,pp222-3(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
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狗急跳墙”
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词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
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
“病得厉害”用sickasa得意时)等等。形容人
dog。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得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信仰方面
除了生活习惯外,不同的文化信仰、价值和态度体系也千差万别。这些观念上的差异,直接间接地在语言和交际行为上表现出来,成为翻译的难题。信仰可以分为经验信仰、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经验信仰通过直接感受和体验获得,因而受到地域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据说法国男孩能轻易列举十余种葡萄酒的名称,美国衣阿华州农场上的男孩可以用十来个不同的词称
(culturalfocus)差异往往会使翻犁。文化焦点
译时一方出现词穷。例如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中国文化中的“叔叔”一词就很难贴切地翻译成英语。要么用欠译法(undertranslation)翻译成“uncle”要么用描述法(descriptiontranslation)
“uncleonthefather'ssideandyounger翻译成
thanfather”。无论用哪种方式似乎都只能勉强达意。相对而言,文化对经验信仰的影响远不如对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的影响深远。信息信仰的影响形成于外界,舆论、书报、杂志、电视电影等新闻媒介的影响。例如有一些人偏信某家电
《圣经》。英汉两视台的新闻报道,另一些人信奉
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4)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著名翻译家傅雷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归纳,重暗示;西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同。
a.西方人重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重分析
西方人的哲学强调主客体对立,物我分明。如希腊人认为“人谓万物尺度”。所以西方人重个体思维,表现在语言之中,重形合不求全面周到,但求结构严谨。
b.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抽象,重综合
汉语重悟性即凭借着严谨的形式进行分析,根据主观的直觉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
意合是汉语重悟关系来,因此语言简约而模糊。
性的突出表现,即在语言中可以出现省略而意义相连,脉络清楚。形散而神聚的句子比比皆是。在语言上汉语重意合 …… 此处隐藏:150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