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方法探讨(2)

发布时间:2021-06-11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段时间处于以具体项目为中心孤立发展状态中,很多GIS软件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

5)空间基准不一致。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有着不同的坐标参考体系和不同的投影方式。这使得GIS的数据共享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比例尺、多投影方式或大地坐标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的有机集中,从而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集成后的地理空间数据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数据特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多源矢量数据融合是指按某种特定的应用目的,将同一地区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原则,重新组合专题属性数据,改善地理空间实体的几何精度,提高地理数据生产效率和质量。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和融合不是孤立的两个过程。集成是融合的基础,融合是集成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矢量数据集成和融合首先实现地物实体的分类分级、数据模型和几何位置的统一。集成和融合差异在于,融合不仅仅是数据的集中,而是产生质量更高的新数据。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层次关系如图l所示。

融合集成基础方法图1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层次关系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础方法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

有3个方面:一是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二是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三是空间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

2.1

地理数据模型融合的理论与方法

地理数据模型融合是指将两种以上的不同数

据模型融合成一种新的数据模型,这种新的数据模型应能最大限度地包容原数据模型,然后将不同数据模型的数据向新的数据模型转换。因此,数据模型融合的关键在于新的数据模型的设计。新地理数据模型设计时,必须处理好地理物体整体性和可分析性、空间位置与属性的关系,以及由于连续地理空间的分层与分幅造成的空间关系割

万 

方数据断的矛盾。由于数据源多种多样,其对应的数据模型必然也有或多或少的区别。根据源数据的空间数据模型不同,一般称有拓扑关系数据模型为复杂数据模型,无拓扑关系数据模型为简单数据模型。地理空间数据模型融合可分为:1)由简单数据模型到复杂数据模型的融合;2)由复杂数据模型到简单数据模型的融合;3)复杂数据模型之间的融合3种情况。

2.2地理要素语义信息的融合

由于不同数据源其数据的生产是独立的,对物体的分类、分级各不相同。即使分类分级近似,由于其编码长度和表示法不同,也存在一定的转换工作量。要对地理要素编码进行融合,首先体现在对物体的分类、分级的统一。物体的分类、分级统一主要解决两种数据源由于分类、分级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分类、分级的详细程度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不同的信息源使用多种术语(词汇)表示同一概念;

2)同一概念在不同的信息源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3)各信息源使用不同的结构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信息;

4)各信息源中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但因为各信息源的分布自治性,这种隐含的联系不能体现出来。

语义是信息的内在涵义,其意义与相关上下文环境有关。语义很难用形式化描述,因此尝试用本体(Ontology)来表达语义。本体是领域概念模型的显式表示。具体来说,某个领域的本体就是关于该领域的一个公认的概念集,其中的概念含有公认的语义,这些语义通过概念之间的各种关联来体现。本体通过它的概念集及其所处的上下文来刻画概念的内涵。要对地理要素语义进行融合,还要统一语义表示方法。

地理要属的语义表示用数字化描述就是编码,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就是地理要属编码的融合。研究出一种兼顾到两种编码方案优点的新的要素属性编码方案,这种方案应能基本上保持对已有编码体系的兼容性,又能克服它们所存在的缺点。兼容性可以通过相应的转换机制实现,即能方便地将旧的编码转换到新的编码系统中。原有编码的缺点则可以通过对新编码的合理设计来克服。新的编码方案应能更加科学地体现出要素的分类特点,使要素分类更加合理;应能充分提供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方法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