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21-06-11

银行改革

如何推进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

“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这一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也应当清醒地判断当前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随着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结束,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阶段也已经结束,新的历史转折点已然到来。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的主要矛盾日益表现为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组织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需要推动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使银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通过管理效率、经营水平和有效金融供给的提升,产生新的生产力跃升,真正实现对金融新常态的引领。

商业银行正迎来新旧模式的转折点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商业银行既服务于实体经济又依托于实体经济,并伴随经济模式的转型而改变。在2003年到2013年的“黄金十年”中,银行借力于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红利,完成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造就了与经济增长模式相对应的经营方式。 过往经济模式下的银行经营逻辑

纵观过往十年,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改革红利大大激活了压抑已久的市场需求;加入WTO使被低估的要素红利得到极大释放,使“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土地批租和分税制带来的财政积累,使政府有能力通过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满足城镇化进程中的居民需求。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的模式驱动下,以要素驱动型投资和成本竞争型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成为主导,并由此决定了整个市场主要的金融需求。

政府和企业部门方面,由于要素投入的边际回报仍处于递增阶段,扩大投资规模成为了提高回报、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政府部门乐于放大债务拉动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刺激全社会需求扩张;而企业的投资支出也迅速增长,杠杆率和资产负债表快速放大。政府和企业的金融需求,多数体现为简单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房地产开发融资和流动资金周转需求。而个人部门方面,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但由于长期的投资渠道不畅和理财意识不足,个人投资消费仍然以储蓄和保本理财等单一金融产品为主,而信贷需求则大多集中于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和信用卡等业务。

在这种相对单一、需求旺盛的金融环境中,银行处于金融供给的“卖方市场”,借助于利率管制、利差锁定的政策红利,以及业务牌照优势,银行可以稳定地获取超额收益。而客户相对初级的金融需求,通过传统的同质化产品就能够满足。这使得银行经营表现出明显的“需求侧驱动”特征,即多数时间以银行自身为本位,采取“资本投入、规模扩张、销售主导、利润考核”的粗放式经营方式,与中国经济前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奇特的对应。 过往经济模式下的银行管理逻辑

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是银行粗放的管理模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追随策略为主的战略管理,同质化竞争成为商业银行的普遍选择;二是以产品和业务为中心的组织管理,职能式组织架构占据主体地位;三是以规模和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短期业绩提升成为判断经营成败的标尺;四是以约束和物质激励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和关系型人才受到重视,知识资本被严重低估;五是以传统贷款审批和信用风险管理为主的风险管理,主动经营风险的理念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商业银行旧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建立在“追求规模”而非“追求卓越”的逻辑上,对数量的关注超过了对质量的关注。尽管多家银行提出诸如“智慧经营”“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但并未在整个组织体系中得到真正贯彻。一旦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新的经营环境和客户需求出现时,银行原有的发展模式必然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而经营和管理逻辑

如何推进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