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发展前景分析(8)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动漫
玩具产品方面,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第二大市场。到2010年,中国内地的授权业务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6亿美元成长到15亿美元以上。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高收入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授权产品的销售规模将更加集中。
与数字意义上的行业繁荣相对应的是名目繁多的动漫节、动漫展、动漫赛事在2007年的活跃。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举办,地点除了杭州、广州、上海、香港、北京这些发展动漫产业较早的城市,合肥、武汉、宁波这样的动漫产业新兴城市也逐渐加入。展出内容上,也更加注重质量和内容,不再是“COSPLAY+周边商品贩卖”的简单集合,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为了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前不久,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5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上国产动画片独占的播出时段,由原来的17时至20时延长为17时至21时。这意味着更多的国产动画片和国产动画栏目将在黄金时段播出,业内人士更将这一举措称为打造国产动画的“黄金档”。
中国动画产业正面临着政策有力推动、市场强力拉动,“互动效应”十分突出的形式。目前中国动画业所面临的现实是危机和机遇同时存在,而发展则正在挑战停滞与跨越的阻隔。
四、动漫产业基地模式分析
(一)动漫产业聚集效应
在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产业就象人的生命一样是有周期的:在新生期,企业大多是全能企业,分工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内部分工;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企业内部分工便会转化为社会分工,各专业化企业会独立承担再生产的某一环节;在衰落期,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的缩小,各再生产环节又重返“娘家”,社会分工又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
我国动漫产业聚集效应的表现就是动漫产业基地,它是动漫业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府倡导基地式发展模式是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动漫产业基地的核心离不开“产业”二字。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聚在一起,既可以互补合作,又能够竞争,同一产业内的各个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相互博弈、展开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机能(例如促进分工和产业互补),为追求其最大化利润目标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作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先进技术的普及。 目前国内就是通过:“漫画----读者”来获得利润;而动画产品则是通过“动画----投资”来获得生存。而工业厂商则是通过“厂商----购买少部分动漫形象----消费者”来获得利润。而目前日本的动漫是通过:“漫画----动画----衍生产品----消费者”来获取最大利润的话,两者利润模式不同,效果也不同。目前希望通过动漫产业基地的建立,形成产业聚集,发展更长、更完整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