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题(2)

时间:2025-04-20

( )

A.FA增大、FB减小 B.FA减小、FB增大

C.FA先增大后减小、FB减小 D.FA先增大后减小、FB先减小后增大

13、将一个力F=10 N分解为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与F成30°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则在分解中( )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解 C.有

惟一解 D.无解

14、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

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

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15、如图 所示,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

他身上的装备的重量为G1,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为G2,有8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运动员

相连(拉线重力不计),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每根

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那么每根拉线的上张力大小为( )

A. B. D. C.

二、计算题

16、甲、乙两人分别在两岸用绳拉小船在河流中行驶,已知甲的拉力大小为800 N,方向与

航向夹角为30°.要保持小船能在河流正中间沿直线行驶.

(1)乙怎样用力最小?(2)其最小的力为多大?

(3)此时小船受到两人拉力的合力为多大?

17、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3-17所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18、 将一个20N的力进行分解,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与这个力成30°角,试讨论:

(1)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

(2)若另一个分力大小是N,则已知方向的分力大小是多少?

19、榨油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较早时期使用的是直接加压式榨油方法,而现在已有较先

进的榨油方法.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K8-10所示,其中B点为固定铰链,若在A铰链处

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

力及滑块C的重力不计,压榨机的尺寸如图所示,l=0.5 m,b=0.05 m,求物体D所受压力的

大小是F的多少倍?

20、如图B-6所示,用一个轻质三角支架悬挂重物,已知AB杆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000N,AC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N,α=30°,为不使支架断裂,求悬挂物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21、如图1-11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

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

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

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多少?

22、如图2所示,AO、BO和CO三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O 为结点,OB与竖直

方向夹角为θ,悬挂物体质量为m.求:

(1)OA、OB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

(2)A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OA、OB绳中张力是否变化 .

23、如图所示的支架上,有不计重力的细绳AB,细绳与竖直墙壁夹角为60°,轻杆BC与竖直墙壁

用铰链连接,夹角为30°,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 N,轻杆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300 N,

那么在B端最多能挂多重的物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 3、B4、D 5、C。 6、A7、B.8、C 9、AC 10、D 11、D.由12、C13、B 14、 D

15、A

二、计算题

16、解析:(1)要使小船能在河流中间沿直线行驶,乙施力后船所受合力应沿该直线方向,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当F乙与航行直线垂直且向下时,用力最小.

(2)最小力F乙=F甲sin30°=400 N.(3)合力为F=F甲cos30°=400 N.

答案:(1)乙垂直航向且向下时用力最小(2)400 N (3)400N

17、解析:将物块重力产生的效果沿ac、bc两绳分解如图所示,由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关系得:

Fac=mgcos30°=mg Fbc=mgcos60°=mg. 答案:mg

mg

18、(1)根据已知条件可作出图2(a),合力F与它的两个分力要构成一个三角形,F的末端到

直线OA的最短距离表示那个分力的最小值,即过F末端作OA的垂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2(b)所示,由几何关系知F2=Fsin30°=10N.

(2)当另一个分力F2

=N时,由于>10,根据力的三角形定则,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如图2(c)所示,根据正弦定理和∠A+∠B+∠C=180°,可求出F1

=N, F1′=N.

19、5 [解析] 按力F的作用效果将其沿AB、AC方向分解为F1、F2,如图甲所示,则

F1=F2

…… 此处隐藏:23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3.5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