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的药用价值研究报告(4)

时间:2025-07-06

戒毒及抑制肿瘤的功效,而且能特异性阻滞钠离子通道, 而且能特异性阻滞钠离子通道,在生理学研究中,已经成为机制研究的工具药,因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医疗价值。针对河豚毒素的提取和检测方法,也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 [5][6]

1 河豚毒素的提取

自1909年首次从河豚鱼中发现了TTX,并创建了提纯分离TTX粗制品的方法,后经过改良,运用层析柱技术分离得到TTX结晶。随后又从红鳍东方豚、紫色东方豚卵巢中单独分离出结晶态TTX。

2 河豚毒素的检测

2.1 生物检测法

[7]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建立了用小鼠生物实验检测TTX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

但费时费力,且重现性差,缺乏特意性, 一般可用于TTX 的定性分析。根据TTX 对钠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与细胞的成活率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建立了组织培养法。随后又有学者将其改良并建立了定量比色细胞分析法, 快速溶血法则通过观察受TTX保护而未发生破裂的红细胞的数量来估算TTX 的量。 [5]

2.2 理化检测法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TTX的各种理化检测方法相继建立。由于TTX在强碱的作用下会发生降解,生成2-氨基-6-羟甲基-8-羟基喹唑啉(简称C9碱),该物质发荧光,是许多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有荧光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HPLC法,气象色谱法等理化方法。

2.3 免疫学检测法

20 世纪80 年代末, 出现了免疫学检测法检测TTX的研究热潮, TTX的免疫检测法的基础是单克隆抗体, 是将小分子的TTX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 使其成为完全抗原并应用于动物体内。Watabe 等首先于1989 年建立了用牛血清白蛋白( BSA) 连接河豚酸( TDA) 作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LISA) 法, 检出限为0.3-1000.0 mg/L。免疫学检测法与生物检测法和理化检测法相比, 具有特异性好, 灵敏度高, 操作技术简单且费用也不昂贵的特点。故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广泛推广的潜力。 [5]

第三章 河豚毒素中毒的防治

1 河豚毒素的性质及中毒机理

通常所谓河豚毒素,实际上是河豚素(Tetrodonine)、河豚酸(Tetrodonic acid)河豚卵巢素(Tetrodotoxin)和肝脏毒素(Hepatoxin)的统称。河豚毒的理化性质是:溶于水,但不溶于无水酒精和普通有机溶剂。在日光下曝晒20 天,其毒性仍不失活,该毒素耐高温,100℃加热4 小时,120℃也得30 分钟方可解毒,240℃开始炭化。对盐类亦很稳定,以30%的盐腌1 个月,亦仍含毒性。耐酸性也很强,在稀释3 倍的硫酸溶液中无作用,但却易溶解于稀醋酸中。对胰液酶、唾液淀粉酶、乳化酶以及糖转化酶等亦不分解。不过河豚

河豚毒素的药用价值研究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