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近代重大改革综合复1(5)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③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激发了爱国和民族意识;宣传民权,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根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设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
局限性:在政体方面没有效仿西方比较成熟完善的民主政治,而选择了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
材料三: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3)根据材料三,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跟材料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主要措施:经济、军事、文教
最大不同:没有改革政体,颁布宪法。 预测二:从中俄农奴制废除的角度命题。
从热点出发,我们可以关注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西藏农奴制废除之间的比较。请同学们完成预测二得材料题。
材料一:(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包含了一系列文件: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权。
2.关于份地:土地仍归地主所以,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同
时要负担一定的义务,并支付赎地费。
3.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材料二: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将农奴主的土地分给农奴和奴隶。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破天荒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1965年,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出席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藏族代表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俄国和中国西藏在废除农奴制后,农奴政治经济地位变化的异同?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奴获得土地
政治 地主仍利用村社组织控制农民。获得真正自由并拥有民主权利,成为国家主人。 经济 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奴需要赎买份地并承担义务。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奴无偿获得土地
(2)根据材料和上述回答,请判断这两次改革的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就主要了解了中外近代的三次重大改革,比较了他们成败的原因,并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虽然我国曾有的强国梦虽然在现实面前击得粉碎,最终以革命的方式实现民族独立,但是在今天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中,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改革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充分肯定了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 这三大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呢?
上一篇:注册企业级IDP流程
下一篇:现代艺术设计对服装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