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逻辑推理解题技巧大全之(7)

时间:2025-04-30

6.矛盾律

通俗地说,矛盾律是关于人们思想认识不可自相矛盾的规律。在逻辑思维上,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条件下,从同一方面,对同一事物,思想认识必须做到首尾一致一贯,不能既肯定某事物具有某种性质,又否定该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矛盾律的公式表现为A不是非A,即甲不是非甲。例如:黑板是黑色的。

黑板不是黑色的。

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两者不能同真。“黑板是黑色的”和“黑板是红色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反对的,两者也不能同真。如果把这组判断放在同一议论中都加以肯定,那就违反了矛盾律。又如:

①入夜,朝教学大楼望去,整座大楼灯火辉煌,只有一个教室的灯没亮。

②生活会上,大家互相做了自我批评。

上述两例都违反了矛盾律。例①“灯火辉煌”和“灯没亮”、“整座大楼”和“一个教室”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整座楼灯火辉煌,就应当看不见一个教室灯没亮。例②“自我批评”是自己检查和反省自己的缺点错误;“批评”不同,可以“自我批评,但不能“互相自我批评”。 我们在运用矛盾律时,必须注意:矛盾律排斥人们思维中的逻辑矛盾,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因为,这两种矛盾是两个问题,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

7.排中律

简洁地说,排中律是关于人们思想认识必须保持明确性的规律。在逻辑思维上,排中律要求在同一议论中,一个概念或者反映事物的某种本质,或者不反映事物的这种本质,二者必居其一;一个判断或者反映事物的某种情况(情形),或者不反映事物的这种情况,二者必居其一。同时,排中律还要求,对于互相矛盾的两种思想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不允许都加以否定或者都加以肯定。以上所述,换句话说,人们在一般议论过程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表明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排中律的一般逻辑公式表现为A或者是A,或者是非A。有的也这样表现即甲或者是甲,或者是非甲。简析这个公式:“甲对象”,或者具有“甲属性”或者不具有“非甲属性”。 实质上,排中律的内容就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定有一真。例如“鲁迅是革命家”和“鲁迅不是革命家”,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在议论中我们一定要肯定一个而否定一个,决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或者加以肯定。因为这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一般,在运用排中律时,要注意,它只适用于矛盾关系的判断,因为只有互相矛盾的判断,才能够说二者必居其一。碰到不是矛盾关系,排中律就不能适用,也不需要用。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排中律和矛盾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违反排中律也就必然违反矛盾律,但如违反矛盾律就不一定违反排中律。因为,运用矛盾律只能指出两个自相矛盾的论断,其中必有一假;运用排中律就可进一步指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真。矛盾律主要是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关系的判断中都起作用;排中律则只在互相矛盾的关系的判断中起作用。

所以,掌握排中律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排中律的内容就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须有一真。

8.演绎推理的解题技巧

从做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演绎推理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演绎推理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

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逻辑推理解题技巧大全之(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